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历史上的壬午兵变:朝鲜国王的父亲为何被慈禧囚禁三年?

网络整理 2019-05-07 最新信息

太上皇的身份,是传统父死子继的帝系传承制度下,因某些例外而产生的。从我国的历史上看,太上皇的出现,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儿子是开国皇帝,建国后尊封父亲为太上皇。比如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便是这样得来的太上皇身份。

第二种,当朝皇帝因为某些原因,主动或被迫地将皇位禅让给兄弟或儿子,如唐玄宗李隆基、明英宗朱祁镇、清朝乾隆皇帝等。

第三种,则是现任皇帝没有后代,从外藩中迎立一位后辈为皇帝,则新皇帝的生父,亦被认为是太上皇。如明世宗朱厚熜的生父朱祐杬,以及清朝光绪皇帝的生父爱新觉罗·奕譞。

历史上的壬午兵变:朝鲜国王的父亲为何被慈禧囚禁三年?

兴宣大院君· 李昰应

在我们东邻的藩属国朝鲜,对从外藩入继的国王生父,有一种专门的称谓,不叫太上皇,而叫做“大院君”。在朝鲜李氏王朝数百年历史中,一共出过4位大院君,其中只有1位是在世时受封的,他就是清末时期的兴宣大院君李昰(shì)应。

李昰应是朝鲜高宗李熙的生父。1864年,朝鲜哲宗李昪去世,迎立王族旁支的李熙继位,新帝登基的第二天即册封李昰应为大院君。李熙登基为朝鲜国王时,仅有12岁,还没到能亲政的年龄。所以李昰应不同于很多被当成花瓶的太上皇,而是作为朝鲜实际的掌权者,控制着朝鲜的政局。

在李昰应执政时期,清朝刚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久,正是西方列强加快对东亚地区入侵的高潮。李昰应在对待西方国家的外交策略上,采取了鹰派的强硬态度,推行锁国攘夷政策,对内则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

历史上的壬午兵变:朝鲜国王的父亲为何被慈禧囚禁三年?

大院君电影剧照

李昰应在内政外交上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本意是希望能够富国强兵,免受除宗主国以外的外部势力干扰。然而在长达十年的执政过程中,李昰应渐渐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本来只是暂时摄政的大院君,开始贪恋权位,逐步走上了独裁的道路。

大院君想长期掌权,必然会与现任国王,也就是他的儿子李熙产生矛盾。后来造成矛盾激化的,则是李熙的王妃闵妃。

闵妃是李昰应亲自为儿子挑选的王妃,李昰应本意是看中闵妃没有背景,便于他操控。但李昰应没想到的是,闵妃虽然背后没有大的靠山,但她却和清朝的慈禧太后一样,对政治非常敏感,勤奋好学,且闵妃不认同公公闭关锁国的政策,认为对外开放对朝鲜更加有利。渐渐地,以闵妃为中心,形成了一股反对大院君李昰应独裁的势力。

历史上的壬午兵变:朝鲜国王的父亲为何被慈禧囚禁三年?

闵妃

1873年,23岁的闵妃首先说服了朝鲜国王李熙,形成同一阵线,突然以国王亲政为由发动政变,逼迫李昰应归政。而李昰应的权力本身是来源于国王,如今国王要求亲政,李昰应只能被迫下野。而国王李熙又因为从小处于李昰应的控制之下,性格非常懦弱,因此李昰应归政后,李熙仍不是朝鲜真正的掌权者,权力落到了闵妃集团的手中。

闵妃上位后,除了改变闭关锁国政策以外,还是走上了李昰应集权独裁的老路。为了加强地位和权力,闵妃对大院君李昰应残留的势力进行了大清洗,同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与日本暧昧接触,加快了日本染指朝鲜的速度。

在闵妃执政的十年间,朝鲜百姓的生活并未通过对外开放而得到改善,导致人心浮动,逐渐怀念起当年大院君的统治。1882年,受旱灾影响,社会矛盾激化,朝鲜部分军人趁机发动政变,推翻了闵妃势力,李昰应在军队的拥护下重新掌权。此事发生在壬午年,故史称为“壬午兵变”。

历史上的壬午兵变:朝鲜国王的父亲为何被慈禧囚禁三年?

壬午兵变

壬午兵变本来只是朝鲜王室内部权力争斗事件,与外国势力无关,因此李昰应重新掌权后,忙于清洗朝中闵妃的势力,甚至对外宣布正在逃亡的闵妃已死,装模作样地为她举行国丧,而没有想到这起事件,引来了中日两国的强势干预。

晚清时期的朝鲜,是清朝剩下为数不多的藩属国之一,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引来了诸多外部力量垂涎。

在当时的日本国内,“征韩论”甚嚣尘上,意图通过朝鲜为跳板,实施其进攻大陆的计划。而清朝一方面不想日本势力在朝鲜坐大,另一方面自身难保,无力保护朝鲜,故提出让朝鲜对列强均等开放的政策。这一时代背景,注定了朝鲜不能在国际政治的漩涡中独善其身,而中日双方都希望在对壬午兵变的处置中先进一步,争取对朝鲜政局更大的话语权。

由于李昰应本人极度排日,在与中日分别的交涉中,日本未能占得先机。而清军则利用李昰应的信任,诱捕了李昰应,在平定壬午兵变的事件中取得主动权。在清军的支持下,流亡在外的闵妃回到汉城,重新掌权,日本未在此次事件中捞到太多好处。而大院君李昰应,则作为壬午兵变的“祸首”,被押往直隶保定府囚禁。

历史上的壬午兵变:朝鲜国王的父亲为何被慈禧囚禁三年?

慈禧画像

历史上清朝一般不对朝鲜事务过多干预,此次却囚禁了朝鲜在位国王的父亲,事出反常必有因。有种观点认为,清朝囚禁李昰应,是因为怀疑李昰应是亲日派。而实际上,清朝对李昰应的拘押,与他亲日还是排日关系不大,而是需要表明一个立场和态度,来维护宗主国的权威,以及对王室正统的支持。抓捕李昰应回国后,清廷上谕:

“李昰应当国王冲年,专权虐民,恶迹昭著,迨致政后日深怨望。上年即有伊子李载先谋逆情事,此次乱军初起,先赴伊家申诉,既不能正言禁止,乃于事后擅揽庶务,威福自由,独置乱党于不问。及李鸿章等遵旨诘讯,犹复多方掩饰,不肯吐实,其为党恶首祸,实属百喙难逃。论其积威震主,谋危宗社之罪,本应执法严惩,惟念朝鲜国王于李昰应谊属尊亲,若竟置之重典,转令该国王无以自处。是用特沛恩施,姑从宽减。李昰应著免其治罪,安置直隶保定府地方,永远不准回国。”

从清政府的表态来看,李昰应的罪过,不在于其对日本的态度,而在于其揽权以及谋夺篡位之心,即所谓的“积威震主,谋危宗社”。大院君掌权和闵妃掌权哪个更有利于朝鲜,并不是清政府考虑的主要因素,谁能够代表王室“正统”,谁才能得到清朝的支持。

李昰应虽为朝鲜国王生父,但在宗室属于旁支,他通过壬午兵变夺权,虽然是顺应民意,从大义的角度来看则是谋反。在清朝当时的光绪皇帝同样也是从外藩迎立的情况下,若清政府支持李昰应,无疑是为清朝内部有心人谋夺政权提供了正当性,这是为清朝当时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所不容的。

历史上的壬午兵变:朝鲜国王的父亲为何被慈禧囚禁三年?

醇亲王奕譞

在抓捕李昰应回国囚禁后,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小插曲。

在壬午兵变彻底平定后,闵妃多次以高宗李熙的名义给清朝上奏,请求释放被关押的李昰应,以表示对国王生父的孝心,但都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拒绝。有一次,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入值军机,刚好收到朝鲜请求释放李昰应的奏表,于是向慈禧太后进言,建议以此加恩朝鲜。

慈禧听了醇亲王的话,笑吟吟地说:“吾此举正别有深意,将使天下有子为人后者有所警惕而不敢妄为耳,非李昰应有何仇怨也。”

慈禧这番话,明显是为醇亲王而发,意在提醒他不要因为自己是皇帝生父就觊觎大清的权位。当时慈禧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执政的理由也不是非常正当,担心光绪成年亲政后联合醇亲王反对她,因此借囚禁大院君一事敲打醇亲王。为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故李昰应在保定被囚三年,才被慈禧开恩释放,得以返回朝鲜。

参考资料:

《清实录光绪朝实录》

《清代外史》

《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等

本文作者:搞哥读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791153701892966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兴宣大院君   慈禧太后   历史   朝鲜   日本   清朝   唐玄宗   奕譞   乾隆   明英宗   刘邦   朝鲜哲宗   明世宗   李鸿章   刘太公   朱祐杬   政治   李昪   王冲   首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