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能买到多少生活用品?

网络整理 2019-04-25 最新信息

近代中国,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国外的银洋在国内市场上广泛流通。我国的一些地方开始自行铸造银元。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成立,袁世凯当了民国大总统,下令开铸民国银元,银元的正面是袁世凯侧半身头像,这也就众所周知的袁大头银元。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能买到多少生活用品?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银元流通于全国,其购买力即便是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民国末期,依然成色十足。那么在民国时期,一元大洋能够买到多少生活用品呢?这里试以衣食住行文化娱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几个方面略作介绍。

先来说说当时社会百姓的收入水平,《新青年》杂志曾推出劳动节纪念专号,对各地各行各业工人的收入有详细的统计,如无锡丝厂工人工资最大每日三角五分,上海丝厂工人最多三角六分到四角;北京面粉厂工人每月七八元至十一二元;唐山开滦矿务局工人中,头等气电机匠每日一元至一元八角五分,二等气电机匠二角五分至一元。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能买到多少生活用品?

相对于工人的收入而言,脑力劳动者的收入会略高出一些。报馆总理月薪约在300元左右,主编在150元至300元之间,编辑长约150元,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高收入阶层了。放到现在,报馆总经理属于高管高薪级别,每月薪资两三万以上实属正常。也就是说,那时的300元收入,相当于现在的3万元。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能买到多少生活用品?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以民国时期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米、肉、糖盐、油、布等衣食用品的价格为例,民国前十年,在上海一银元可以买30斤上等大米,猪肉能买8-10斤,棉布可以买10尺,白糖6分钱一斤、植物油7-9分钱一斤,使用1-2分钱一斤,按照一元等于100分即可换算出所能购买到的数量。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能买到多少生活用品?

考虑到上海是远东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国最为繁华的城市。那么在二三四五线城市还有广大农村及山区,一银元的购买力还要更高一些。在1920年前后的北京,租房者在房租支出方面,月租金在1元以下的家庭占两成,2元以下的占5成,10元以上的仅占一成。月租10元以上者,大概相当于把房子租在了今天北京的五环以内。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能买到多少生活用品?

20-30年代末,这近20年的时间里,物价一直呈现上涨的趋势,民国初期一块银元能买一担米,到了后期就只能买到一担谷了。民国天灾战争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吃不上饭。一个馒头或者是一斗麦子就能娶个老婆,再想想现在,农村结婚的天价彩礼,让人咋舌啊!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能买到多少生活用品?

当时外出,选择火车出行算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从南京到上海这600里路的路程,火车票最便宜的三等票2.5元,二等票5元,一等票10元,普通人坐火车出一次门,一个月的工资就这样没了。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能买到多少生活用品?

除了衣食住行,再简单聊聊文化娱乐。民国时期电影公司林立,每年产出很多,拍片成本不高是一个主要原因。

以1927年为例,那时底片4.5分钱一尺,付片2分钱一尺,洗一套拷贝约300银元,编导演员的片酬也不高,女主角一天的工资4-7元,或月支200元,像电影皇后胡蝶的2000元的月薪毕竟是凤毛麟角,所以拍一部片子仅需4000元左右。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能买到多少生活用品?

在上海,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不过2角钱,高档一点的影院,票价稍微高些,分为4角、6角、1元等三个级别。如果是逛个庙会、听个戏剧,1银元能玩一天了。

考虑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低下,拿一元大洋对比现在物价,很难给出一根精准的估值,根据参照物品的不同,1元大洋相当于现在的150-350元之间的水平还是可信的。

本文作者:嘉韵南风(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376418888554958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上海   袁世凯   农村   清朝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