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西楚王朝人物汇编第六篇·项氏宗亲·将军项声

网络整理 2019-04-24 最新信息

项声,同项它一般,也是西楚宗室核心成员,西楚政权重要军事将领之一。

但是很遗憾,他与众多西楚政权的人物一般,在史书中出现的次数也是非常之少。可即使如此,项声作为西楚政权宗室将领中唯一的一位明确在史书中有过胜绩的人,都已经说明了其人的厉害程度,决然不是那种可以轻易忽视的存在。

在史书中,项声总共出现过三次,而这三次记载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关系西楚政权命运的三场战争。

先说这第一仗,便是之前笔者在龙且篇中提到的西楚与九江王英布的战争:

楚使项声、龙且攻淮南,项王留而攻下邑。数月,龙且击淮南,破布军。《史记·黥布列传》

如之前笔者在龙且篇中也谈到了这场战争,当时笔者对此的分析是,此战爆发于汉三年刘邦彭城之战后,项羽一路高歌猛进并和刘邦对峙于荥阳期间,未免九江王英布背后突袭,遂令项声龙且领军攻打英布,以确保西楚后方安全。

但是,这里的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率军攻击英布的楚军主将到底是谁?

因为这里的记载比较诡异,只是单单的把项声和龙且一前一后并列,如在后期楚军攻击汉军大将军韩信之时就明确以项它为大将,龙且为裨将,但是这里的情况,却是比较复杂。

其实还是那句话,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而西楚政权毕竟是一个完整的政权,所以,再加上笔者在范增篇中曾经做过的那个假想,也就是说如果范增所代表的确实是西楚政权中的另外一个庞大势力的话,那么这里的记载,或许并无诡异,只是因为当时的西楚政权局势所决定的。因为当时在西楚政权内部,依然还是以项羽为首的宗室将领和以范增为首的异姓将领处于一个平衡期,故而此次对阵英布之战,也许正是二者的一次联合作战,并无互相从属关系,当然,这也只是笔者的一些假想,并无确切证据可以证明。

说到这里,关于笔者的很多猜想和假设,笔者觉得应该做个说明:

事实上,很多历史,尤其是秦汉之时的历史,如果不能大胆的提出一些假设,单单只是依靠一些粗浅的史料记载来说明历史的话,那就会很容易会陷入完全的唯心主义,为何?因为秦汉时期残存不多的史料往往只是记录了几个人做的几件事以及他们说的几句话便交代了一场大事件。由此,很多人就往往会有一种一个人就可以决定一个政权的错觉,但是在事实上,任何政权的建立、成长以及毁灭都是有着非常深厚复杂的原因,绝对不是说,某个人的几句话,以及某个人的个人能力就能完全改变的。当然,并不否认在某些时刻的某个英雄人物确实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那也仅仅只是一时,而其最终如何还是要看整体情况而言。故而,笔者便是意图基于基础史料,做出一些别样的分析,以供大家思考,但是,笔者并不建议拿来当做历史参照。

好了,继续说项声的事。

如果接着笔者的那个猜想,也就是说,项声在史书中第一次出现时,其与龙且领军击败英布的战争,应该是西楚政权内部两大派系的一次联合作战,从而取得的一次大胜。虽然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简单的推断出此次击败英布,应该是龙且首功,但是龙且首功不代表就是项声无能,只能说,很多更具体的事情我们已经无法做出完全还原了,但是至少在此战中,项声和龙且都是功臣,他们二人同样杰出,毕竟能够击败英布,也绝对不是容易的一件事。

而以上对英布的胜利,则标志着西楚政权依然还是处于强盛期。虽然首都曾经沦陷过,但是也很快随着项羽的回师,以汉军为首的诸侯联军便是惨败而归,同时在此大胜之下,楚军中除了项羽之外,诸如项声、龙且这样的偏师也能取得击败九江王英布的重大胜利,这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的西楚政权确实到达了一个巅峰。

由此,再看项声参与的第二场战争,也就是他在史书中出现的第二次,而正是这场战争,西楚政权开始由胜转衰:

是时彭越渡睢水,与项声、薛公战下邳,彭越大破楚军。《史记·高祖本纪》

是月,彭越渡睢,与项声、薛公战下邳,破杀薛公。《汉书·高帝纪》

此战,如同不久前楚军击败英布之战一样,依然是宗室将领项声领军,另外配一个外姓将领薛公,而关于薛公笔者日后会细细谈论的,此处就不作详解了,总之,此战败了,而且败的很惨,薛公被彭越击杀,而项声则领军退走。

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此战项声的败,还需要结合当时西楚政权高层发生的一件重大变故来一同看待。而这个重大变故,笔者在范增篇中也曾说过。也就是如史书中说的,因为陈平的所谓离间计,也就是几句话间,西楚政权的一号首脑人物项羽和二号首脑人物范增之间产生了剧烈争执,由此结果就是范增死。而紧接着所爆发的西楚在历经彭城惨败后的另一场大败,也就是笔者在此处引用的这场战役。也正是从此刻开始,貌似强大的西楚政权便一步步开始走向衰亡。

此战过后,项羽随即引军回击彭越,而原本退守的汉王刘邦则也开始发动进攻。于是,项羽遂再一次领军回击刘邦,并攻破荥阳,兵锋直指刘邦本人。

其实,就笔者站在上帝视角来看,此时的项羽应该是对当时的战局做出了判断失误。当然,他认为的其实也没错,只要杀了刘邦,那么汉军势力便会瞬间崩塌,而后一切问题也就没有了,所以,项羽便忽视了真正决定楚汉之争的齐地之战,只是派遣了项它和龙且二人领军去攻韩信,由此才导致了楚军在齐地之战的彻底惨败。而后,很显然项羽的孤注一掷也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当其打到巩地之时,才发现其虽手握重兵,但却依然不能把刘邦怎么样。

因此,正是项羽这一重大判断失误,才导致了齐地之战的惨败,事实上,如果当时项羽并没有去把重心放在刘邦身上,而是令项它领军继续和刘邦对峙,其则率领楚军主力进攻齐地,恰好当时的汉军大将军韩信的主力刚刚被刘邦用走,而其当时部下还属新卒,战力并不是很强。如此,若此战项羽能胜,那么西楚就还有机会,只是可惜了,历史不容假设,由于项羽的判断失误所导致的全局崩溃,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下面的这份项声在史书中的最后一次记录,同时也代表着西楚政权开始完全走向衰败:

项羽使项声、薛公、郯公复定淮北。婴度淮北,击破项声、郯公下邳,斩薛公,下下邳,击破楚骑於平阳,遂降彭城,虏柱国项佗,降留、薛、沛、酂、萧、相。攻苦、谯,复得亚将周兰。《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关于这里薛公的死,是个谜团,到底是被彭越杀的还是被灌婴杀的,目前还无法准确分辨,但是,大家需要知道的一点是,那就是淮北之战确实将项羽逼到了极其艰难的困境。

如上述记录,当项羽听闻齐地之战的惨败后,急忙启用项声及其他几位将领领兵进击淮北,意图挽回齐地落入汉军之手的劣势。但是,应该说项羽这一次又判断失误了,或者说,他太看重刘邦了,所以导致他的一切布局都是以斩杀刘邦为目的,所以,其结果就是刘邦舍身饲虎般用自己把项羽这位西楚政权中最为善战的统帅牢牢锁在成皋,然后放任其麾下大将对楚军其他部队进行疯狂进攻。如上述记载中的淮北之战,便是以汉军最为精锐的灌婴所属骑兵主力为主要力量对楚军进行的闪电战。

以上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灌婴所部一路狂飙突进,直打的楚军根本就是毫无招架之力,而随着首都彭城的再度沦陷,以及西楚大片疆土的完全丧失,无疑,楚汉之争从此刻开始便已经是分出胜负了。

事实上在这之后不久,自知已无胜算的项羽只得与刘邦签订鸿沟之约,意图缓解汉军的攻势,熟料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很快发动了对楚的最后决战,由此不久后,随着项羽命殒乌江,西楚政权也就随之覆灭。

当然,以上还只是对这场战争的宏观描述,可事实上,再回到项声本人身上,大家不觉得楚军败得有点太快了吗?当年那支敢于和秦军最为精锐的庞大军团作战的楚军为何会沦落到这般境界,居然就被灌婴打的这么惨,为什么?

还是如笔者之前说的那句话,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一切的一切还是要回到汉三年西楚政权内部所爆发的那次项范之争上。

或许是有意,或许是无意,随着范增在西楚政权的失势,其在最后便对西楚政权发下了那个无比可怕的诅咒:

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原赐骸骨归卒伍。”《史记·项羽本纪》

事实上,当时范增和项羽发生矛盾之时的西楚政权还处于强盛阶段,不客气的说,如果当时二人能够联手攻破荥阳杀了刘邦,那么就根本不会再有之后的事,可结果呢?而再回想范增当时的说的这句话,真的就只是一时气话吗?

为何笔者一直要假设范增背后极其麾下都是有着一个很大的利益集团?就是因为范增这个人在西楚政权的地位太关键了,而且很显然,范增的地位关键不仅仅是因为其善于谋划的能力,更多的还是其本身的势力。譬如从范增死后,如之前项羽还曾用过一些外姓将领独立领军,诸如萧公角等人,但是在之后项羽能够启用的,包括齐地之战时明确的楚军大将项它,以及之后历次战争中出现的项声,这难道就都是偶然吗?

为何项羽不敢再任用异姓将领为大将了?真的是无人可用了吗?

除了在成皋之战中将大司马曹咎放在这里外,其他时候则更多的还是倚重他那些项氏一族的将领,如此,为什么?

龙且作为从当年项梁时期过来的老将,其人能力如何项羽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其在对齐之战中,依然还是要坚持用自己信任的却并无任何实际军事能力的项它为大将,而龙且却只是裨将,所以,真的就是项羽傻吗?

而当年范增的死到底对西楚政权影响了多少?到目前而言,笔者还无法对此做出准确判断,笔者只能说,或许是远超我们的想象。

那么,项声呢?关于他的最后,很遗憾,自此之后,西楚政权宗室中可能是除了项羽之外最有能力的将领,也就此彻底消失。

本文作者:鼎列治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325587819744512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刘邦   项羽   龙且   英布   彭越   历史   项它   汇编语言   范增   淮南   史记   九江   ??   政治   秦汉   荥阳   胜利退出演艺圈   汉书   和龙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