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木头变吉他,要过3焊接检测仪00多道关|创业|冲突|台湾

网络整理 2017-04-10 最新信息

  ■开篇语

  吉他产量占据全球的1/4、全国的65%市场,全球超过80%的尤克里里也出自这里……

  自1991年台资企业宇声乐器(原为“侑成乐器木器厂”)从台湾迁至惠阳秋长,经过20多年的发展,惠阳已拥有吉他及相关企业200多家,形成了从原材料供给、半成品、电子五金配件、数控机械等完整产业链,产品覆盖古典吉他、民谣吉他、电吉他、尤克里里等所有吉他种类。

  这里同时聚集了一大批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专业人才,中国大陆第一把以国际标准造的吉他也诞生在惠阳。

  目前,惠阳正有意将秋长打造成全国吉他特色小镇,做大做强吉他产业,今年4月21日还将举办第一届广东省吉他(惠阳)邀请赛暨惠阳吉他文化艺术节。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以“一把吉他的产业链条”为观察对象,走访惠阳吉他产业链条上的重点企业,以期对整个吉他产业发展现状做全景扫描。

  在美国纽约,乐匠师傅凯利制作的吉他深得大家的青睐,原因是他制作吉他的材料是城里老旧建筑的废弃木材,他的吉他不仅是纽约历史的见证者,也让废弃木材有了新生命。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制作吉他的木材是“随意的”,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好吉他得有好木材!”

  作为全国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在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无论是吉他各原材料供应企业,还是吉他成品制造企业,对于这句话有着高度的认同。

  不同品种的树木,不同的生长地域,不同的切割方式,不同吉他部位的选材,都会对成品吉他的音色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惠阳秋长,无论是从琴头、琴枕到指板,还是从面板、侧板到背板,深耕于吉他木材产业链条的企业们,各具特色,虽有竞争,但交集较少,共同分食着吉他木材市场的“蛋糕”。

  他们的产品最终组合在一起,成为一把吉他的“根基”,只为求得最好“音”。

  ●南方日报记者 张昕

  每一块制作吉他的木材都有鲜明的个性

  “会弹吉他不代表了解吉他!”

  从父辈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将木材运送到惠阳秋长开始,章富强就与吉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块原木经过加工制作,最后可能只有30%左右是被有效利用的!”作为惠州市加成木业有限公司总监,章富强对于“木头变吉他”有着清晰而完整的认知。

  如果去加成木业公司的木材仓库走上一圈,会被木头的魅力所感染:仓库里储藏了数十种木材,每一寸空气中像是洒落了各种松木味的香水,工人和切割器一直在忙碌着,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块木材。

  章富强介绍,每一块用于制作吉他的木材,都有它鲜明的个性。即使同一种名称的木材,其所生长的年代、地理、气候等环境不同,都会对木材的硬度、密度、木纹的纹理分布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吉他的音色。

  当然,要把木头变成吉他,工序繁多,主要涉及吉他桶、柄和指板的制作。

  如在制作桶,有下料、合桶、镶边和打磨等工序;制作柄,则有压刨、成形和打磨工序;制作指板,则需压刨、成形、镶边和磨底等。所有工序完成后,则还需要进行组装、打磨、喷底漆、磨底漆、上色、喷面漆、磨面漆、抛光、装配、打包、入仓等程序。全手工制作的话,有300多道工序。

  “木材进口后并不能马上做琴,还需要1到3年自然干燥的时间。”章富强告诉记者,制作吉他的木材只能自然晾干,因为烘干会破坏掉木材原本的细胞结构,再也无法达到预期的音色效果。

  于是,在加成木业的仓库里有多个恒温恒湿房,专门用来放置不同种类的木材。

  由于制作吉他的木材标准非常高,在惠阳秋长,像加成木业公司这样的吉他木材供应商,都对于自己供应的木材有着严苛要求。

  “相思木、桃花芯、玫瑰木、黑檀木、沙比利都是常见的品种,如果分得细致,有四五十个品种。”章富强说,比如对吉他音色影响最大的面板,通常使用云杉木,其密度高、材质坚硬、声音颗粒感好、高低音共鸣均衡平整,无论是演奏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很悦耳。

  不过,考虑到部分吉他木材的树种濒临灭绝,例如用于制作吉他指板的珍稀玫瑰木正面临枯竭的危险,章富强正联手自己最大的供货商全丰育乐公司,共同研发非玫瑰木指板,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对濒危树种的保护。

  海外设公司种采好木材

  好的吉他最基本的共性就是:音准、音色、手感、箱体共鸣要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而达到优质。

  “在惠阳,吉他木材企业的分类分工是很细的,各有特色,互不冲突,类似于加成木业公司这样主营面板的企业,有五六家,但要是算上琴枕、指板、侧板,乃至于吉他桶内粒木制造企业,就有约30家。”惠阳吉他行业协会秘书长阎伟透露。

  与加成木业的创业经历有些类似,主营吉他侧板、夹板的盛辉木业有限公司,也是台商在秋长创办的企业。

  “选择在惠阳创业,那是因为这里市场最大,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地方了!”盛辉木业有限公司副理庄恒辉说,从18年前父辈来到惠阳办厂,公司每月生产的20万套吉他侧板、夹板有超过60%都是在惠阳“就地消化”,剩余部分销往福建或是出口海外。

  相比加成、盛辉等老一批台商创办的吉他木材类企业,海泰木业加工公司的吴海浪是个“后来者”,也是秋长本土的吉他关联产业创业者。

  2009年之前还在台资吉他企业打工,之后自己创业做起了吉他拾音器,历经一些失败后,吴海浪从2014年开始瞄准了制作吉他琴颈。

  “过去琴颈都要人工做,入行时,我就花了半年时间找机器。”吴海浪说,基于自己对吉他的了解,经过一番改良,从广州一家机械厂“淘”来的雕刻机,竟然打破了当地琴颈制作全靠人工的局面。

  按照测算,使用机器替代人工后,制作琴颈的23道工序可省下8道,并节省人员3人,成本降低30%左右。

  除了使用机器“降成本”,鉴于吉他木材大部分需要进口,同样在秋长从事吉他板材生意的博丰木材公司则走的是一条“转移路”。

  博丰木材总经理李祖才透露,目前公司在山东设立了分厂,主要是用于木材的进口(物流便利)、存储,而深加工仍在秋长;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木材进口成本,公司还在印度尼西亚开设了分公司,专门种、采玫瑰木等木材,成为唯一一个在海外设厂的内资吉他木材企业。

责任编辑:倪子牮

Tags:创业   冲突   台湾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