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三国时期的荀彧,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给曹操出过哪些谋略呢?

网络整理 2019-06-20 最新信息

文/元哥说历史

前言【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产生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先秦时期,产生了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等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而三国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短短的九十余年里,产生了很多让人佩服的人物,比如曹操、刘备、孙权。他们相争相斗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三大阵营里,也涌现了很多文臣武将,比如刘备阵营的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阵营的周瑜、鲁肃、陆逊,曹操阵营的荀彧、郭嘉、许褚。在这篇文章中,我要跟大家介绍的是荀彧。】

一、荀彧生平及其家族简介

三国时期的荀彧,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给曹操出过哪些谋略呢?

荀彧剧照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他跟很多士大夫一样,出身是非常好的,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

荀彧的祖父叫荀淑,他知识渊博,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担任过朗陵县的县令,号称“神君”,有很多三国名士都是他的学生,比如王畅李膺

荀淑的八个儿子也是个个了得,比如荀爽,自幼聪明好学,年纪轻轻就通晓四书五经,性格刚烈,想那董卓征乱政后,想请荀爽当官,谁知荀爽看不起董卓,拒绝到任,后来没有办法了,硬是被逼着走马上任,被封为平原相,后来又被封为司空。比如荀靖,德才兼备,隐居终身。再比如荀绲(gǔn),即荀彧的父亲,担任过济南相。

荀彧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里面,其人格必定是高尚的,其人品也必定是光明磊落的。

荀彧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极高的天分,当时一个叫何颙(yóng)的人,就说他堪当大任,将来必定有出息。

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永汉元年(公元189年),荀彧被举为孝廉,被封为守官令。

荀彧有远见,会看人

董卓霍乱朝纲后,急需要人才,他看重了荀彧,封他为亢父令。但是荀彧并没有将这个官放在眼里,他知道颍川这个地方战乱纷纷,不宜久留,于是扬长而去,来到了冀州。

时任冀州牧的袁绍,也很赏识荀彧,视他为上宾,好吃好喝招待他。但是荀彧知道袁绍是平庸之人,于是离开了冀州,投靠了曹操。

要知道,当时曹操不过是个小小的奋威将军,无论是地位也好,权势也罢,都不能跟袁绍相提并论。但是荀彧有远见,他知道曹操才是当今的英雄,只要跟着他,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三国时期的荀彧,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给曹操出过哪些谋略呢?

左曹操,右荀彧(剧照)

曹操看到荀彧前来,高兴不已,连忙说道:“吾之子房也。”

“子房”是张良的字,而张良是刘邦手下很有名的谋臣。由此可见,曹操有多么欣赏荀彧了。

后来董卓威震朝野,天下无人不诚惶诚恐,曹操对此也感到十分焦虑,问荀彧应该怎么办。

荀彧只是轻描淡写地说:

“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

是呀,董卓残忍暴虐,整天只知道打打杀杀,也不懂政治,能折腾出什么名堂呢?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讨伐陶谦,留荀彧在兖州坐镇,没有留下多少军队。

张邈和陈宫得知后,就打算暗地里配合吕布,想让曹操的后方不得安宁。张邈迷惑荀彧,他派人告诉荀彧,说吕布将会帮助曹操平定徐州,希望他能给吕布军队提供一些粮食。

荀彧当然猜出了张邈打的什么歪主意,于是赶快召来了夏侯惇,让他做好万全之策。

很快,豫州刺史郭贡带着数万将领,兵临城下,并表示要见荀彧。

荀彧打算前往,但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大家怕他有去无回。

夏侯惇直言:

“君,一州镇也,往必危,不可。”

荀彧的回答让人敬佩,他说:

“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呵呵,荀彧真不愧是荀彧,他说对了。郭贡看到荀彧神态自若后,就退兵了。最终,荀彧保住了三座城池,等到了曹操的归来。

二、荀彧给曹操提出的谋略

三国时期的荀彧,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给曹操出过哪些谋略呢?

荀彧剧照

  • 荀彧劝曹操不要讨伐徐州

陶谦死后,曹操想拿下徐州,回来后再收拾吕布。荀彧谏言道:

“若舍布而东,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民皆保城,不得樵采。布乘虚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范、卫可全,其馀非己之有,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且陶谦虽死,徐州未易亡也。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

这段话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主公呀,您千万不能去讨伐徐州,如果你去了的话,万一吕布乘兖州空虚,前来冒犯,就悔之晚矣了。再一个,徐州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攻下的。”

曹操听到荀彧的话后,立马改变了注意,而是去讨伐吕布,最终打败了吕布,收复了兖州的其余郡县。

  • 荀彧坚决劝曹操迁都许昌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击溃了黄祖。随后,曹操打算将汉献帝从洛阳迁到许昌,但是怕制服不了韩暹(xiān)、杨奉,怕他们会制造麻烦,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荀彧看出了曹操的心事,于是劝曹操就算不顾一切人的反对,也要将汉献帝带到许昌。

荀彧在谏言中说出了曹操能迁都的四大理由:

  1. 第一,迁都许昌是“大略”。曹操素怀忧国忧民之心,百姓无不感恩戴德,衷心拥护他。所以奉迎天子到许昌,是迎合了老百姓的心意。
  2. 第二,迁都许昌是“大德”。让天子到许昌,乃是弘扬正义,除恶扬善。
  3. 第三,迁都许昌乃是一件十分明智的。韩暹、杨奉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害一方。
  4. 第四,若不迁都许昌,则祸患无穷。

曹操听到后,当即决定,将汉献帝带到了许昌。不久后,曹操被任命为大将军。

  • 荀彧为曹操推荐了很多人才

有一次,曹操问荀彧:你觉得,谁能替代你为我献谋献策呢?

荀彧先是给曹操推荐了戏志才,之后又给他推荐了荀攸、钟繇、郭嘉。

郭嘉大家都知道,很多“三国迷”都称他为“曹操手下第一谋臣”。可以说,郭嘉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物,帮助曹操献过很多策。

  • 荀彧对曹操说,袁绍不足为惧
三国时期的荀彧,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给曹操出过哪些谋略呢?

袁绍剧照

袁绍大家都知道,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枭雄,实力是很雄厚的。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后,袁绍一直就对他怀恨在心,他实在受不了曹操对他指手画脚,让他做这个,做那个。袁绍早就想讨伐曹操,跟他一决雌雄了。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手下有很多大臣,都很怕袁绍,说他不可抵挡,还不如投降的好。

如前文所述,荀彧很早就没把袁绍看在眼里,认为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一次谈话中,荀彧仔细地分析了形势,他指出了曹操必胜、袁绍必败的四个原因。

第一,度胜。

“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袁绍表面上看起来宽容,实则喜欢猜疑。而曹操用人不疑、用人不疑,唯才是举。

第二,谋胜。

“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

袁绍做事犹犹豫豫,瞻前顾后,往往错失战机。而曹操做事果然坚决,随机应变。

第三,武胜。

“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

袁绍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哪怕他的人再多,也不会用。而曹操赏罚严明,一视同仁,就算人少,一旦上了战场,都会冲锋陷阵,以一当十。

第四,德胜。

“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

袁绍,凭着自己高贵的身份,沽名钓誉,因此有很多人依附他,其是那些人并不是真的想追随他。而曹操待人以城,从来不虚情假意,行为虽然节俭,但是对有功之人,该封就封,该赏就赏,从不吝惜。

荀彧在分析完这些人,语气肯定地说道:

“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是呀,曹操的“度”、“谋”、“武”、“德”,全都胜过袁绍,又加上他现在辅佐天子,一旦举起义兵讨伐袁绍,有谁敢不听从呢?就算袁绍再厉害,又怎么能敌得过呢?

曹操听到后,甚是愉悦,当即表示要跟袁绍战斗到底,绝不缴械投降。

之后,荀彧又准确预测了二个人的命运:

第一,许攸因贪财不为袁绍所容,会叛变;

第二,田丰劝谏不成,会被囚禁。

官渡之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曹操以少胜多,袁绍兵败如山倒。

事实充分地证明了,荀彧多有远见之明了。

三、世人对荀彧的评价

三国时期的荀彧,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给曹操出过哪些谋略呢?

荀彧剧照

《魏略》的作者鱼豢,称荀彧是“折节下士,为人伟美。”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何兹全:

“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

结语【我个人认为,荀彧是三国时期最有胆识、有谋略的人之一,并且也是一个正人君子,令人佩服不已。】

参考文献:《三国志·荀彧传》、裴松之的注。

文章原创,请勿转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作者:元哥说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09400030488218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荀彧   曹操   三国   张邈   徐州   陶谦   袁绍   荀爽   许昌   夏侯惇   吕布   荀淑   王畅   黄祖   张良   汉献帝   冀州   河南   刘备   许褚   陈宫   刘邦   张飞   孔子   孙权   郭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