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广东惠州元宵节上演“舞草龙”等多种深海里的星星民俗活动

网络整理 2017-02-12 本地信息
(原标题:广东惠州元宵节上演“舞草龙”等多种民俗活动)

图为惠城区横沥镇的“抢圣水”民俗活动 宋玥 摄

中新网惠州2月11日电(康孝娟宋玥)2月11日,中国传统元宵佳节。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广东惠州,不少村镇仍保留了有数百年历史的民俗活动,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热闹非凡地上演。

在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的上围村、下围村的传统民俗活动“舞稻草龙”,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传说龙能够避邪魔、消灾祸、保平安、夺丰收,是吉祥的象征,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元宵节夜,或者有农户家发猪瘟、大旱大涝等不太平的时候,村里都会组织“舞草龙”活动,以求驱灾降瑞、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图为惠城区汝湖镇真君宫巡游宋玥摄

正月十四晚,汝湖镇的“舞草龙”活动已经上演。据当地村民介绍,舞龙过程中,“请龙”、“舞龙”、“送龙”3个环节要在同一天完成。将稻草分成3股编织约13.6米长的龙身,每节相隔1.3米,龙尾和龙角用细竹制成,龙舌使用竹片等。舞龙者每次都会将草龙舞到每家每户的大门口,每到一家,主人都十分高兴,焚香扣拜、燃放鞭炮,并将燃烧的香火插到草龙身上,直到将草龙插得满身香火,在月光映照下,仿佛一条披着金色铠甲的火龙,热闹异常。舞完之后,要将草龙火化,草灰弃入江河,寓意是带走“晦气”。在村民的心目中,龙是离不开水的,让它回到“龙潭”老家,明年将又是一个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年头。

今天上午,在汝湖镇的南新村和仍中村开始了真君宫巡游活动,拜祭“医灵大帝”。真君宫巡游活动始于明末清初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起源于汝湖镇南新村和仍中村(原辖属博罗县仍图镇)陈、林两姓村民。

南新村80岁老人林兴章回忆:两姓族人明末清初从福建移居到惠州,由于水土不服,许多人都生病了,幸亏得到当地一位医生的帮助,不少人才得以痊愈。为了感念遇难呈祥的医生的医术医德,给医生造了一个塑像,称其为“医灵大帝”,还修建了一座真君宫用于供奉。

元宵这一天比春节还要隆重,两村陈、林两姓村民都放下手中事务拜祭“医灵大帝”,祈求一年百事兴旺,风调雨顺。两姓族人身穿绸布袍褂、头戴圆顶礼帽把“医灵大帝”从真君宫请出来,由8位男丁抬着花轿在两个村子里巡游约4个小时。

而在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办事乌石村,全村6个自然村都会在元宵这天集中宴请亲朋好友,俗称会节。记者留意到,村民都住上了小别墅,当天村里停满了小轿车,来过节的亲朋好友来自各地,不少务工人员也融合当地习俗过起会节。

“抢”古井水是横沥镇墨园村闹元宵活动中最隆重的节目之一。十五日春游之前,先进行打醮(签符、出煞、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太民安),随后村里的妇女就开始抢“圣水”,寓意把平安、福气带回家中。

图为惠城区小金口镇过会节,村里停满了各种小轿车,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严初摄

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的吉隆镇,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日,当地会以隆重的仪式舞龙,村村舞龙,请龙神、开光、起龙、舞龙、穿龙架、化龙等固定程序一环接一环,穿接着“钻龙身”、“拔龙须”的美好寓意,祈求当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图为惠城区汝湖镇真君宫巡游宋玥摄

惠东平海镇则举行“偷青”、“摆盆”的民俗活动。“偷青”是平海古城600多年的民间习俗,青即是蔬菜,偷意为摘。元宵当晚,附近村庄的农民知道城里的年轻人都会成群结队地到菜地“偷青”,即使自已的蔬菜给偷了,也不会生气,让年轻人取个好意头,祝福他们遂意。“摆盆”在元宵节后再举行,目前仅平海镇西北、西元两个自然村还保留这个传统。

惠东安墩镇的“太平朝会”一大早就开始了游乡、等神、叩拜、插香烛等活动。晚上,还会有一条长达70米的插满香火的火龙,百人共舞。火龙所到之处人声鼎沸、鞭炮轰鸣,现场人们随之互动,他们手拉着手,在草龙下穿梭、欢舞着,热闹无比。(完)

(原标题:广东惠州元宵节上演“舞草龙”等多种民俗活动)

Tags:惠州   民俗   活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