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广东坚pear是什么意思啊定践行新发展理念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_金羊网新闻

网络整理 2017-03-07 本地信息
(原标题:广东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_金羊网新闻)

经济领跑的广东,精神文明不能“荒芜”。既要有物质的小康,也要有精神文化小康,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年多来,广东牢记大大的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大大大大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两个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大力度,紧扣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线,力补精神之钙,铸牢灵魂之本,不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基层延伸、向深层拓展,做“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排头兵。

强基固本

构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坐标

广东把学习宣传贯彻大大大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共同理想凝聚人心。

“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三个自信”“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等热词,迅速响彻南粤大地,理论武装卓有成效。

省委中心组坚持学习论坛和集中学习讨论隔月穿插进行的学习制度,设立专家库,完善县级以上党委(党组)中心组定期学习、专题会商、集体研讨相结合的学习机制。全省广泛发行《大大大大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大大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在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去年,全省组织省、市、县(区)、镇(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集中宣讲6000多场次,直接听众超过100万人次;举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讲5000多场次,直接听众超过80万人次。

珠海的“社区网络电视台”,东莞的“云课堂”APP,汕尾的“社戏微论坛”,中山的“指尖课堂”,茂名的“永不撤离的宣讲常备军”,清远的“乡村名嘴、文化能人宣讲团”……这些“接地气”的宣讲活动、团体和平台,让基层群众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用得上。

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广东努力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成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构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坐标,并要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各单位党组织总体工作规划和考核体系,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将之稳步深入推进,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梦,我的梦”“勤劳为本,生生不息”“仁义诚敬孝,大德耀中华”……走在广东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车站码头,一幅幅趣味十足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不时映入眼帘,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通过这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明广州”“创新深圳”“敬业佛山”“友善东莞”“和谐肇庆”“善美韶关”,“一城一品牌”特色十分鲜明。全省打造了100个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建立了近千个核心价值观基层示范点。企业车间、城市社区、农村、学校、医院……都成为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阵地。

在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融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歌》的悠扬旋律在课间循环播放,孩子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长廊里玩起了“诚信康乐棋”游戏。

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从娃娃抓起。全省各类学校校园里掀起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在游戏中学;让孩子们开动脑筋,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案;将诚信教育音乐融入每天课间操;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网页……

此外还有“我的中国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寻找南粤最美少年”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新的元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青年学子能否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中山大学,新生入学前都会收到一份作业——在家乡、在社区做一件公益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电视访谈节目“青春演播厅”通过网络推送,讲述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故事,吸引了“粉丝”无数……通过方式方法的创新,有效促进高校师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理解和自觉践行。

崇德向善

为全面小康提供道德滋养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守护英雄半世纪的好妻子”李玉枝、“英雄父母”陈如豪吴清琴夫妇、“仁者大医”骆抗先、“杨善洲式的好干部”陈光保、“光明使者”陈伟蓉、“爱心天使”费英英……近年来,一个个爱党爱国、一心为民,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时代楷模”“南粤楷模”感动南粤。

放眼全省,一大批“广东好人”、最美医生、最美司机、最美街坊、最美家庭等行业和社会先进典型,构成群星灿烂与七星共明的先进群体格局,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起榜样,激发起崇德向善的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

去年以来,全省共评出“广东好人”99名,其中48名入选“中国好人”。全年共评选表彰6名“南粤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李玉枝家庭等13户广东家庭被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好人现象”成为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润物无声。好人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为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优秀榜样。

正如“钢铁战士”麦贤得的妻子李玉枝所言:“我们家获得了很高的荣誉,这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关心,是党和人民给了老麦第二次生命。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我们家要将好家风代代相传。”

受到典型榜样的带动,全社会都在关注好人、关爱好人,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学习好人、争做好人。“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尚丙辉关爱外来人员工作室”以及由赵喜昌任队长的惠州志愿者救捞队等好人团队在各地茁壮成长,正能量由一个人传递给一群人,延展到一座城,辐射带动每一个人。

如今,“有时间就做志愿者”正成为广东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省文明委、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团省委等合力推动党员志愿服务的发展,各市县建立党员志愿服务协会或党员志愿服务总队,社区农村建立党员志愿者站,将党的关怀和服务延伸到每一户家庭。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文化志愿服务规范指引,全省志愿者达760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在2016年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活动中,全省推选出最美志愿者25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2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7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17个。在2017年“3·5”学雷锋日之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命名并公布了第三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50个示范点和50名标兵获此殊荣。

文明新风

精神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精神文明创建是一项民生和幸福工程,源源不断释放着文明红利。我省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惠州、江门等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经过文明创建,路更畅,河更清,城更靓,市民归属感越来越强。创文不只是抓市容市貌,更重要的是改变市民的生活方式,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融入百姓生活。

文化小康建设步伐加快,群众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基本完成;基本文化消费补贴1.125亿元,惠及城乡低保对象174.89万人。文化“走出去”成效显著。“感知中国—广东文化欧洲巡演”“美丽广东”图片展相继举办,向世界展示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全省开展“移风易俗、告别陋习、树立新风”主题教育工作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网络文明四大文明引导行动。去年,我省开展文明交通千场宣讲活动,全省宣讲活动超过3000场,受教育人数超过300万人。

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我省出台《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诚信文化、信用信息系统、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七大重点领域推进建设。几年来广东通过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各级诚信红黑榜发布机制,推动社会诚信氛围日益浓厚。

广东作为网络大省,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有序管理,使网络空间进一步清朗。深圳连续4年获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排行榜“全国十佳城市”,佛山“微家书”品牌获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全国第二名。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得到有效治理,以法治谣,从严整治网络乱象取得突出成效,微信平台谣言泛滥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

编辑:

(原标题:广东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_金羊网新闻)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