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惠州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同时实行河长制全覆盖_广狐妖东

网络整理 2017-03-13 最新信息

  在全国“两会”舆论场中,“环保”是一个与中国国土上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作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热词,“生态环境”多次出现:包括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水污染防治、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等等,均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惠州蓝”成为惠州生态优越的“金字招牌”。在去年底召开的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惠州将“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作为发展的新目标定位,把绿色化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惠州发展路径的选择与中央、省委部署要求高度契合,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南方日报记者 卢慧

  报告热词

  体制改革

  惠州:每年安排不少于1200万元用于水环境改善补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包括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项规划编制中,注重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控制和治理污染、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惠州已经做出有益探索。譬如在全国较早制定实施低碳生态规划,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等规划编制中,编制实施了《惠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惠州市“十二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强化生态空间管控,科学谋划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源利用,积极构建起“一带(蓝色海洋带)、一廊(市域生态水网廊道)、三区(生态控制区)、三核(生态绿核)”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惠州还积极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大力推行垃圾分类试点,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提高广大群众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培育企业绿色生产、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和绿色创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牢牢把握“三个环节”,完善绿色发展保障机制。坚决执行不符合环保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未取得排污总量指标的项目不批、环境风险难以防范的项目不批等“三个一律不批”,“十二五”以来否决项目超过800宗;制定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市财政每年在市级环保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1200万元,专项用于补偿水环境质量达标或改善的县区;惠州对各类环保违法行为“零容忍”,“十二五”以来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000多宗。

  报告热词

  蓝天保卫战

  惠州:2020年空气质量将优于2015年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被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意味着今年环境保护着力点更加聚集,环境治理拳头亦将越来越硬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具体环境治理目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基本淘汰黄标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近年来开展的“八大专项行动”是惠州“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成功实践。通过构建部门协同、区域联动、全民行动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一方面推动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多部门联动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八大专项行动”,推进“零焚烧”示范区建设,探索市区中心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新模式;另一方面加强与深圳、东莞的沟通合作,共同推进珠三角东岸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加强火电、水泥、石化、船舶运输等污染源的监管整治。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惠州市环境空气优良率提高了12.6个百分点,“惠州蓝”已成为惠州的一张名片。今年春节期间,“惠州蓝”吸引大批游客慕名来到惠州过年,记者从惠州市环保局获悉,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六),全市空气质量整体优良率为85.7%,整体空气质量较去年春节期间有所改善。

  “2020年,惠州整体空气质量将优于2015年。”惠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日前印发实施的《惠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至2020年,惠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优于2015年水平。

  其中,惠州在完成PM2.5源解析工作的基础上,接下来将启动臭氧源解析工作,进一步厘清惠州大气污染的机理。在全民行动方面,惠州还将推动市行政中心“绿色出行、停车熄火”先行区建设,探索市区中心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新模式。

  报告热词

  河长制

  惠州:力争2018年底前消除80%以上的黑臭水体

  “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提出了具体环境治理目标。其中,要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河长制”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16年工作中的一部分。在惠州,部分县区早在2013年开始探索建立“河长制”,即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河段长,对该河流实现水质阶段目标、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保障水质安全和推动水环境生态持续改善负直接领导责任。

  马过渡河是仲恺辖区内一条重要的河流,由于仲恺地处工业区,再加上不少老居民区的排污管网不完善,过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到了马过渡河里,河水一度达到了劣五类的水质。“以前马过渡河水很臭,而且水面上垃圾也比较多”,家住仲恺高新区惠环镇的陈先生说。

  2013年,马过渡河所在的惠环街道办事处主任黄劲当上了这条河的河长。上任后,他一方面着手马过渡河沿岸截污管网的建设,将老村庄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管网;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和小作坊偷排的监管,对违法偷排采取强制处罚。经过3年的整治,曾经被称为仲恺第一大臭水沟的马过渡河如今已换新颜,成为了仲恺高新区的一道风景线。

  近年来,惠州在水环境治理上的投入可谓“大手笔”——投入100亿整治市区14条河涌,投入100亿元推动淡水河、潼湖流域“两河”污染整治,投入100亿元整治县、镇、村河涌污染。惠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确保东江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河涌水质明显改善,“力争2018年底前消除80%以上的黑臭水体”。

  记者获悉,惠州将在2018年全面实施河长制,让每一条河涌都有自己的河长。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