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惠州可结合优势 做大智能终端产重生之皇马老板业

网络整理 2017-06-19 本地信息
(原标题:惠州可结合优势做大智能终端产业)

6月22日—24日在惠州举行首届中国科交会期间,9位院士将做主题报告,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刘韵洁。

惠州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正在打造世界级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惠州如何打造这样的产业集聚区?它和物联网产业有什么关系?地方政府吸引高端人才和团队时,要注意什么环节?

近日,南方报业科交会全媒体报道小组带着这些问题在北京独家专访了刘韵洁院士。刘韵洁认为,物联网将成为一个新的“磁场”,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都与之有关。惠州则可发挥自身优势,把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再向其他领域拓展。

他还透露,珠三角地区最快明年可以用上“未来网络”,届时互联网将更加智能化、网速更快。如果把当前的网络比作普通公路,未来网络将会是高速公路。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刘光明宝曲广宁发自北京

策划:陶然曲广宁统筹:曲广宁刘光明宝周欢

新媒体统筹:卢慧

参加科交会将带来什么信息

南方日报:这次科交会有大约300所高校参加,包括七成“211”高校,这是非常罕见的。按照组委会的安排,您届时也会赴惠州参会,对它有哪些期待?会带来什么信息?

刘韵洁:怎么把高校的科技力量和成果跟当地经济结合起来,对接市场的需求,服务于地方政府和全国经济发展?这个对于高校来说,不是一次会或者两次会就能解决问题。

这么多高校去广东这样一个经济比较发达,同时也面临经济转型等挑战的地方,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包括高校人才培养、国家的科研投入、技术成果转化等,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关键是怎么去做。

因为我是做网络的,重点做未来网络。这次我在科交会期间,想通过报告给大家介绍,中国目前在全球的网络发展中处于什么状况,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它和国家的战略,比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是什么关系?当然,还会探讨如何培养人才,使之与市场需求相符等话题,希望和同行业进行充分的交流。

我觉得高校可以在这个领域找准机会,跟当地或者全国的产业转型保持同步,推动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也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广东省市场形态最为成熟,这次科交会可以展览、交流,对接各类资源,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物联网将形成一个新的“磁场”

南方日报:惠州是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仅以智能终端产品为例,年产手机约2亿台,车载导航产量占国内1/4,还布局了北斗导航应用产业,正在打造世界级云计算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您是通信领域的专家,能否分析当前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趋势?

刘韵洁:智能终端和云计算结合起来还蛮复杂的,它不仅是一个手机或者说一个终端设备的问题,还涉及到很多网络设备,包括物联网的设备,这几个方面都是很大的产业链。智能终端的市场需求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更新换代也很快。所以,惠州应该结合自己的优势,把智能终端做大做好,引领产业的发展。

我个人感觉,如果智能终端和感知、传感技术结合起来的话,也可以开拓蛮大的市场,将来物联网是很大的一个新“磁场”。包括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都跟智能终端有关系。不仅仅是手机要智能,其他终端也要拓展。

同时,还要做云的概念。它的架构是要跟云的架构去靠近,云架构一是大家现在理解的概念,就是存储、计算,这些功能要在云端提供服务,而不是每家每户去搞。现在还有一个云的概念,就是云上网络服务,网络业务也是在走云发展趋势。这里面就带来很多网络架构的变化,包括网络设备的变化也都是蛮大的挑战。

高校成果转化做得远远不够

南方日报:您来自高校,是通信领域专家,也曾任中国联通高层,可以说跨越学界和产业界。刚好这次科交会是推进高校成果转化,对接高校和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平台。您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刘韵洁:我们国家的高校成果转化,从转化的比例、形成的影响来看做得还远远不够。国家其实投了很多钱搞科研,但是能够转化出价值的,就是当地政府也好,当地企业也好,愿意花钱去买的,能够产生效益的,还不构成很大的比例。

从整体而言,“863”也好,“973”也好,当国家下发了指南之后,很多高校的老师和团队就一窝蜂地投入进去。明天又改投其他领域,没有固定的专攻方向。中国不是高校老师不聪明,他如果持之以恒在一个领域钻下去,肯定会有成果。但是就怕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后天做另一个。研究领域不专注,我认为这是高校的问题,当然和国家的科研投资体制有关。

理想的状态是,地方政府引导各个领域、产业发展,研发团队全力钻研一个领域,使得技术成果解决一些市场问题。那么,成果肯定会有价值、有需求。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成果要么不够有价值,要么落不了地,只能发一发论文。

地方政府如何吸引创新团队

南方日报:刚才讲到地方政府的引导,能否结合您经历的案例,谈谈地方如何吸引创新团队?

刘韵洁:地方政府瞄准某个有基础、前景的领域之后,可以通过出资引进领军人物,把核心团队等资源吸引过去。可以举个南京的例子。早在2007年,我们判断互联网将发生变革,朝未来网络的方向发展。尽管很多人当时不相信,我们还是用自己的经费做研究,提前做了一些布局。到2011年,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获知了这一情况,把我们3个团队引进过去,包括我所在的北京邮电大学团队、清华大学团队和中科院的研究所。当时团队里面除了我和少数几个人年纪比较大一点,其他成员都很年轻,有的刚刚结婚,怎么能到南京做这方面的创新呢?结果证明完全可以。

中国在传统的互联网领域,基本是跟随外国发展的,自己核心的东西不多。这次南京没有发指南,而是直接引进我们这3个团队,并且提供合适的机制,拿出资金来做这件事。希望我们不仅仅是做研究,还要出成果,要落地。

这里面地方政府很好的做法是,政府出资,花一点小钱把领军人才和他的人才团队引进过来,而没有给他们发指南。

这里的发指南是以前地方政府的做法。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地方说准备在月球上盖个两层楼,预算是2亿,发了这个指南后,会有好多人说能做到,实际上却都做不到,把钱拿了花一花、分一分,没了。

政府要出成果,要落地,但如何做到?最重要的是把人才吸引过来,再给一个好的机制体制。一旦成功了就能在当地形成产业,带来产值,利益各方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分配股权。南京这次怎么做的呢?就是看人才,看他的背景、经历,做的事有没有价值,是否解决了问题,有没有追求。这些条件符合后,就问他需要多少人,按人数给发工资,双方都不控制钱。这个团队做成了,就80%给团队,政府拿回20%。

政府的目标是项目成功,成功就能够在当地落地,就能够形成企业。而这个项目,最初只有几个人的团队,现在变成快300人的团队,加上外围的约有1000人。IDG投资原来是1亿美金,现在变成3亿美金,有7个项目拿到融资。

大家要注意的是,成果转化成功之后,大部分股份还是会在团队那里,那大家还不玩儿命了干?实际上很多IBM的、思科的、华为的人都加入到这个项目,都愿意去搞。真正想干事、有本事的人,给他合适的环境没有不成功的,就是方式方法要对。在这个项目中,政府实际上花了些小钱就把人才吸引过去了。

这里面一个好的机制非常重要。中国有很多科研人员,但是源头创新远远不成比例,投入的科研经费也不少,但利用效率不够高。就是需要一些政策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出来。

政府完全可以选择10个或更多的团队去做,支撑其两三年,也只是花了一些工资的成本。这里面有成功的就会带来项目的落地和产业,如果这种扶持没有成功,也没有浪费,而是培养了人才。不是说把钱拿来,就买设备,就买国外高级设备,买完过几年淘汰,把钱都花在国外。把这个钱放在培养更多人才更好。

珠三角明年可能用上“未来网络”

南方日报:业界对“未来网络”讨论较多,但普通人对它还不是很了解。能否简单介绍什么是“未来网络”?它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刘韵洁:其实在国外,“未来网络”就是当前的网络,只是以前取了这个名称。现在互联网设备太复杂,太封闭。不仅用户动不了,运营商也动不了,设备厂家也只有少部分人能动。我们把它叫黑盒子,里面包含软件,但主要是以硬件为主要载体做的。这个东西越做越大,导致投资很大,耗电很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来视频、AR、VR要整合在网上时,它根本没法适应。

怎么办?现在的变革就是把复杂的网络变得简单化,把原来是以硬件为主做的网络,变成以软件为主。它的智能化非常高,使用非常灵活,能够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

南方日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优化到怎样的地步?

刘韵洁:比如我们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网时,网速越来越快,可以自行调节网速。同时还会越来越智能,可以增加三维照相、测血糖等大量功能。打个比方,现在的网络就像普通马路,“未来网络”就是高速公路。

南方日报:中国什么时候可以用上“未来网络”?

刘韵洁:估计明年就可以。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做这件事,马上要在一批城市中建设,包括珠三角地区。今后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

(原标题:惠州可结合优势做大智能终端产业)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