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多“群”崛起 中国城市版图谁与玩芳草未来将是这样的!

网络整理 2017-04-13 同城信息

[摘要]自去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以来,中国的城市群版图已初具规模。

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四月份注定是不平凡的月份。

根据不久前公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国家发改委今年将加快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关中平原、呼包鄂榆等多个城市群发展规划。

自去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以来,中国的城市群版图已初具规模。

全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19个城市群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19个城市群,分别为: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晋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据《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6》统计,目前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环鄱阳湖等发展较为成熟的9大城市群共118个城市人口规模约占全国的47%,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66%,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平台。

今年2月初,国务院批复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建设面向东盟、服务“三南”、宜居宜业的蓝色海湾城市群,打造“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到2030年争取实现向国家级城市群的战略性跃升,这将为推动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提升全区城镇化水平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第四大湾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提到了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区发展规划。

这意味着,包括深圳在内的珠三角核心区的11个城市,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拥有约1亿人口,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GDP规模约1.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万亿元),已超过旧金山湾区!年航空客运流量1.1亿人次,这些指标毫不逊色于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成熟的大湾区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包括:深圳、香港、澳门、广州、东莞、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江门、肇庆。

未来的目标就是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湾区的建设将全面提升区内城市的地位和价值,珠三角城市群将迈向世界级城市群!

专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概念,其特点不仅在于其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功能,更重要的意义是跨制度合作。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作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下的区域治理规划,意义非凡。就实际而言,城市群建设有助于香港解决产业空心化的结构性难题,在高增值、低就业的金融业与高就业、低增值的商贸服务业之间,填补缺失已久的产业链空白;也有助于澳门更好实现适度多元发展,加快摆脱博彩业“一业独大”的局面。

有业内人士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可借鉴两地在金融方面的互联互通机制,例如中证监、港证监以及港、沪、深三地交易所先后推出的“沪港通”、“深港通”,以安全可控、行之有效作为首要目标。

粤港澳三地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时,中央需设立国家层面的统筹机制,全面协调该区的长远发展与合作,突破当中难题,可重点在贸易、资金和基础设施方面率先做到互联互通,并同时推进到社会、民生领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表示,创新科技、跨境金融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粤港澳大湾区涵盖高新产业和制造业优势突出的深圳、高等教育资源和高端专业人才充足的香港,并有区域内其他城市产业集群的关联性支持,具备打造国家创新驱动基地的条件。其次,广东享有自贸区政策优势,港澳分别是国际金融中心和中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可在跨境金融贸易领域加快探索步伐,为国家对外开放提供更多更新方向。此外,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等大型基建工程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形成“1小时生活圈”,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从而促生要素自由流动的开放市场,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产业分工链条得以延伸。

海峡西岸城市群:紧密海峡两岸联系

2009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2010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海西城市群总体上正向着加速城镇化、沿海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规划》提出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战略构想:落实国家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优化整合内部空间格局,联动周边省区,推进两岸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两岸一体化发展的国际性城市群——“海峡城市群”,构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区域”。

《规划》就经济产业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生态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发展目标。经济产业发展方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要力争福建省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4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

海峡西岸城市群又名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州、泉州、厦门、温州、汕头5大中心城市为核心,包含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三明、南平、宁德、龙岩,浙江省的温州、丽水、衢州,江西省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省的汕头、潮州、揭阳、梅州共计20个地级市所组成的国家级城市群。

海峡西岸城市群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既是开展对台合作,促进和平统一的基地,又可在合作中加快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紧密联系,互利共赢,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紫萱在今年两会上向记者表示,厦门对外面向海洋、对内面向内陆,成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物资交融的重要通道,在带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推动海西与台湾、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衔接,完善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厦门的经济发展质量效益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已成为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中心。

雄安新区:京津冀的新增长极

2月26日是大大大大布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周年,将启动第三波加速推进,该区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对外开放有一带一路的全球大棋局,对内改革创新则有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展现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魄力和大手笔。预计雄安新区将崛起为京津冀的新增长极和世界级城市群。

2017年4月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办好建设雄安新区这件大事”为题评论党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评论称,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

党的十八大后,以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加强顶层设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经过3年多扎实谋划、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先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许多国家都采用“跳出去”建新城的方法。从我国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有力推动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展。设立雄安新区,既贯彻了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的时代思考,也吸收借鉴了国内外有益经验,为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铺就一条新路。

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项战略举措,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拓展京津冀区域发展新空间。雄安新区在起步之初,就要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同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在功能上有所分工,实现错位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示范区,雄安新区将充分发挥京津冀各自比较优势,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我们这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尤其需要保持历史耐心,有计划分步骤推动新区建设。我们要按照党中央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标准高质量组织规划编制,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规划好再开工建设,不留历史遗憾;以改革开道,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体制机制新高地;以民生为本,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环京津冀周边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短板;以实干铺底,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一件件事认真办,一茬一茬踏实干,一张蓝图干到底,让雄安新区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城市群规划实施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载体,还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规划,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除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外,根据国家发改委此前的通知,2017年拟启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等跨省域城市群规划编制。

目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所有城市群发展规划都必须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从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出发,遵循普遍规律,立足地区实际,把握各自特点,确定好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此外,编制一个好的规划对城市群建设来说,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后续实施。探索建立城市群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本身也是城市群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表示,必须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建立跨城市的官方半官方行业协调组织,形成多种利益集团、多元力量参与、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相结合、体现社会各阶层意志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城市群横向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储备机制。

“未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空间战略格局是不会改变的。”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曾表示,未来将通过城市群规划,特别是通过加强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来引导、支撑城市群的合理发展。

政协声音:

城市群是今后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形态,城市群一定会在产业、交通上互联互通,还有在公共服务上同城化,它会是一个协作发展的群体。城市群是防止城市“摊大饼”的一个方式。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群体发展,别让一个城市往外摊,它一定要跟旁边的城市或者县协同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黄艳

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首先要加快出台协同治理机制,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手续,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科技进步力量,打破地理、行政分割;其次要加快珠三角城市群与香港澳门各项政策的衔接,推进一体化发展进程,为科技、经济、金融、物流、人才等诸方面的要素流动创造条件。要加快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提升海陆空交通和通讯信息网络等的综合效能,实现城市群间一小时通勤圈,为大湾区快速发展提供条件。同时,加快前海、南沙、横琴等三个自贸片区的发展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它们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大大、深圳市设计联合会会长 任克雷

环顾世界,无论是纽约湾区、东京湾区,还是洛杉矶湾区、伦敦湾区等在世界几个著名的湾区经济体中,都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布局和分工合作,人均GDP、单位能耗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粤港澳湾区是中国目前最有希望建设世界一流大湾区经济的区域,但在顶层设计规划方面,曾经不太理想。

对内,合作并没有充分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赢;对外,集团优势、规模效应没有实现‘红利’收入。相对于内地而言,香港土地资源、人才结构、原材料等方面成本较高,但在金融、法律、会计、建筑测量、规划设计等服务业具有极强的优势,但目前香港作为“超级联络人”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展现。

香港不能脱离祖国去孤军奋战,更应该反过来抱团取暖,与广东尤其珠三角地区紧密合作,打造湾区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 陈清霞

Tags:多“群”崛起 中国城市版图未来将是这样的!   城市群   建设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