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长垣古代名人:蘧伯玉(二)

网络整理 2019-06-23 最新信息

抚琴知音

孔子带领弟子从鲁国到卫国以后,卫灵公虽也率臣迎到郊外,又给予孔子与在鲁国一样的俸禄,但只是为了博得爱贤的美名,并不准备重用他。一些佞臣进谗言要灵公小心孔子人多篡权,还派一名心腹公孙余假随时跟随孔子左右,以刺探情报。一天老朋友蘧伯玉来拜访孔子,公孙余假不离前后,让二人不能畅所欲言。蘧伯玉完全知道公孙余假的身份和用意,但不便多言,派人秘密下请柬邀孔子第二天到蘧府赴宴。

第二天一早,孔子由颜浊邹陪同,子路驾车,去往蘧府。当车子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却见一辆装饰豪华的官车横在路中。从车上下来的竟是公孙余假。他来到孔子车前,一躬到地,说:“得知夫子往蘧府赴宴,不才前来作陪,愿作一个不速之客。”孔子只好还礼,表示欢迎和感谢。

这家伙的耳朵比兔子还长,蘧伯玉本是密下请柬,他怎么会知道呢?可见另有心腹。

恰在此时,有一只灰狗从车旁经过,子路甩手就是一鞭,并骂道:“这只讨厌的狗……”那只狗在地上打了个滚,爬起来拖着一条伤腿狼狈逃窜了。

公孙余假岂能听不出子路的弦外之音,但他假装不生气,还笑嘻嘻地说:“子路兄真乃神鞭也!”

酒席宴上,有公孙余假这条狗在,宾主自然兴致大减。而颜浊邹今日却一反常态,平时他最恨公孙余假,连理都不愿理他。今天一入席,他就把壶在手,对公孙余假展开了敬酒术,频频向其敬酒。公孙余假得意忘形,心想:平时看不起自己的颜浊邹都这样敬自己怎能不喝,不一会儿就喝得晕头转向了。

蘧伯玉趁公孙余假醉得不省人事之际,忙向孔子敬了一杯酒说:“伯玉前天购得古琴一张,请夫子共同欣赏。”

孔子道:“丘得饱眼福,不胜荣幸,愿意领教。”

二人起身,向后堂走去。公孙余假堪称酒鬼,喝了那么多酒,只是醉形不醉心,一见二人出去,也站起来,醉意朦胧地说:“夫子赏……赏琴,下……下官理当奉……奉陪。”

颜浊邹急忙上前拦住他:“公孙大夫,你的酒还没有喝完哪!别走,你还没敬我,怎么就这样狼狈?”又趁机灌了他几大杯,这才为蘧伯玉腾出时间将他的难处说与孔子,求孔子给他想个万全之策。

原来,卫国宫廷之争已经明朗化,太子蒯聩发现其母南子与弥子瑕有私情,多次奏请灵公除掉弥子瑕。灵公非但不准,反而申斥太子不该过问母亲私事。蒯聩无奈把蘧伯玉叫进宫去,要他设法除掉弥子瑕。

蘧伯玉极重自身修养,太子的要求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杀一个弥子瑕容易,像杀只鸡。然而他是南子的面首、灵公宠臣,不答应太子要求是不忠;答应他的要求,除掉弥子瑕,南子决不会善罢干休,势必酿成一场大流血、大屠杀的宫廷政变,祸国殃民,这是不义。像这种不忠不义之事,岂是君子所为,他百思无计,只好向孔子求教。

孔子听完蘧伯玉叙述,微微一笑,答非所问地说:“蘧大夫取琴来,让孔丘长长见识。”

蘧伯玉很是纳闷,孔子明知不是赏琴,何苦还要拿琴,又不好拒绝,只好将琴拿来,放在面前的几案上。

这时客厅里公孙余假的酒已醒了一半,发现身边没有孔子和蘧伯玉,就没头没脑地嚷道:“什么宝……宝贝琴,值得看……看这么久……我还得陪着。”说着他歪歪斜斜地闯人后堂,颜浊邹一把没有抓住,急出一身冷汗。

待公孙余假跌跌撞撞地走到屏风前,后堂内果然传出一阵清幽的琴声,他这才放了心。

孔子一曲终了,蘧伯玉眼前一亮,心中豁然开朗,忙向孔子深施一礼,说道:“谢夫子指教,老朽茅塞顿开。”

原来孔子弹的是一首古曲,讲的是商朝的伯夷、叔齐兄弟为避宫廷之争,逃进深山老林之中的故事。

第二天早朝时,蘧伯玉假托某些地方官吏不勤王事,请旨到外地考察去了。他就这样避免卷入一场宫廷内乱,也因此保全了自身。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是孔子的一贯主张。他既已知道卫国正孕育着一场政治风暴,且已劝蘧伯玉避出,卫都自然不便久留。于是孔子便留下颜回向颜浊邹辞行,自己带着众弟子离开帝丘,奔向陈国而去。

匡城解困

经过一番准备,孔子师徒出走了。一路上,晓行夜宿,倒也相安无事。这天来到卫国的匡邑,投入一家客店住宿吃饭。此时孔子师徒自然不知以前鲁国有一个叫阳虎的人,也曾住在这家客店,因抢财杀人激怒匡人,欲杀他,他却化装脱逃。孔子面目酷似阳虎,店主又见他们一行及暮投宿,又是鲁国口音,于是疑心阳虎带人又来,便密报邑宰匡简子。匡简子连夜召集壮丁二三百人,各执家伙,把客店围了个水泄不通。

第二天天亮,孔子起来洗漱,见子路怒容满面,手持长矛,走来说:“匡人欲加害夫子,待我与他们决一雌雄。”

孔子喝道:“且慢,世间惟有仇杀,我与他们素不相识,毫无瓜葛,为何加害于我,必有缘故。”一边命颜回出去查问围困原因,一边命子路取琴过来,自己坐下抚琴而歌,众弟子歌唱以和。孔子弹的是《文王操》,三阙告终,匡人已散去十之三四。

子路见状说:“匡人已少,可以走了。免得时长事多。”

孔子道:“颜回尚未回来,总不能弃他不管。”

子路说:“待我寻他回来。”

话音未了,一队武装士兵,列队进门,子路急取长矛以备不测。忽见人群中闪出一位银髯飘胸的老者,意气轩昂,走到孔子面前深施一礼。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卫国贤大夫蘧伯玉。

长垣古代名人:蘧伯玉(二)

匡人围孔

蘧伯玉拉住孔子的手说:“我出外公干,昨日回都,听卫将军文子说您大驾已向宋国走去,便星夜率队赶来,夫子恰困。匡人将您误认为阳虎,我已将他们喝退,您随我回帝丘,共图国家大事。”

孔子还礼让座,二人高兴地谈起来,孔子问:“我听说史鱼屡屡向国君推荐您,灵公就是不用。如今担任何职?”

蘧伯玉道:“虽经史大夫举荐,灵公仍不重用我,文子将自己的俸禄分给我,真可算得上当世不可多得的贤相。业已表明,文子将以辞去自己的职位为条件为夫子谋位,愿夫子千万莫辜负了文子好意。”

孔子谢道:“有劳夫子跋涉,自当回去。”

说时颜回已回,见过蘧伯玉。

孔子说:“何去之久?”

颜回说:“我见到了匡简子,将您的身份详细告诉了他,他才知道误将夫子认作阳虎。因匡人受阳虎祸害,欲杀阳虎以泄愤。恰遇卫国蘧大夫赶来相救,蘧大夫是蒲邑人,与匡邑极近,匡人非常信任蘧大夫,现匡人大部分已退去,业已烟消云散。”

孔子甚为高兴,当即同诸弟子驾车,随蘧伯玉返回帝丘,直接住进蘧府。孔蘧之间的情谊更深了。


蘧孔游蒲

蘧伯玉要回故乡蒲邑省亲并考察子路任邑宰的政绩,就邀孔子同行。自从子路任蒲宰,孔子就十分挂牵,总想去看望,蘧公邀请,更能拜访其家,可谓一举两得。于是孔子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二人便带领孔门众弟子一同离开帝丘直奔蒲邑。此行给长垣后世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迹与传说。

三善镇。一路上,孔子想了很多,想到周游列国时的艰辛,便非常感慨地说:“此次与蘧相同行,恐怕就不是昔日的丧家之犬了吧!”蘧公答道:“上次您来老朽家乡,没有受到礼遇,委屈您了。”孔子日:“哪能怪你啊,我初次到卫国,本就是来投奔你,没承想你不在帝丘,我在匡邑被困也是事出有因呀!”蘧伯玉昕出孔子没有责备自己的意思,便笑道:“这次您是我的上宾,再也不会有人怠慢您了”。

不一日众人进入蒲境,行走间孔子不由得高兴地说:“子路干得不错啊!”进入蒲邑城内,孔子又一次感叹:“子路干得不错啊!”进入蒲邑衙门,夫子高兴得又大喊:“子路干得不错啊!”这次颜回想不通了,问道:“夫子!您尚未见到子路就三次夸他,这到底是为什么?”

孔子看了看大家说:“不用见子路就知道他干得不错。一进入蒲境,便见到沟洫纵横,田园茂盛,说明子路恭敬以信,民尽其力;进入县城,街道整齐,房舍完好,树木茂盛,说明子路忠信以宽,民不偷懒;进入衙内,院清堂静,下属用命,说明子路明察秋毫,政不扰民啊!”孔子夸子路政绩有三善,也使蘧伯玉大受启发,当地居民也非常高兴。

后人就将蒲城镇更名为“三善镇”,也就是现在的长垣县城关镇。

参木村。蒲邑之行,蘧伯玉与孔子心情都非常舒畅。孔子提出想到夏朝相国关龙逄的故里——龙相村的龙逢墓拜谒一番。蘧伯玉当然从命。将要到达龙相村时,路过一个小村庄,路旁有十余棵特别高大的树木。孔子站在树下,不由得叹道:“真乃参天之木也。”在树下乘凉的村民,有人认出来人是蘧相和孔子,就急忙向前施礼。先向蘧伯玉问好,后又向曾困于匡的孔子道歉。原来这个小村庄离匡城仅仅有十数里,上次孔子困匡之事已经是尽人皆知了。孔子看到村民们这样纯朴、善良、忠厚,又是一番称赞。为了纪念蘧孔此行,人们也就将村名改为“参木村”。后人纷纷依树而居,大道穿村而过。现在的参木村已是长垣县脑里镇最大的村庄之一了。

长垣古代名人:蘧伯玉(二)

孔子演礼

习礼王村。蘧伯玉、孔子一行拜谒了关龙逄墓以后,一直北行奔蘧伯玉出生的村庄而去。火辣辣的太阳悬在高空,热浪扑人。行走中来到了一片树林,阵阵凉风令人十分惬意。一行人 就在树林中休息起来。蘧孔二人在谈论中不知不觉地议论起以德治国的重要,特别议论起了礼仪,从天子礼仪说到诸侯礼仪,从大夫礼仪又说到平民礼仪。他们的议论吸引了一大批村民坐下习听。二人看到这正是教育民众的好机会,就由诸位弟子配合,由公西华作赞礼,一场场地演练了一番。当时,周礼只有鲁国和卫国严格遵守,认真执行,蘧伯玉、孔子在这里切磋礼仪,实际上是代表了天下的最高礼仪水平。这时树阴下已经站满了当地纳凉的村民。当大伙知道习礼的是蘧相和孔子时,大伙都为自己能一饱眼福而欢呼雀跃。后人为了纪念这次习礼演练,当地姓王的村民就将村名改成了“习礼王村”。

蘧公村击磬。离开习礼的树林,蘧孔一行向正西直奔蘧伯玉故里(今长垣伯玉村)而去。行走中,路边一方方蘧塘,遍布墨绿如盖的荷叶,硕大似雪的白莲花点缀其间,微风吹过,送来淡淡清香。孔子看了看蘧伯玉说:“该到您的故里了吧?”蘧伯玉微笑着点头称是。一行人穿过一片片茂盛的荷塘,沐浴着阵阵清香,心旷神怡地走进了蘧伯玉故里。孔子看到蘧伯玉家茅舍清幽,异常干净,不由得为蘧伯玉寡过知非、清廉简朴而赞叹,由此更加敬重蘧伯玉的为人。孔子叹道:“看这满塘高洁的蘧藕、圣洁的荷花,多像您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德啊!想必您祖上以蘧为姓,其深意也就在此吧!”蘧伯玉恭敬地答道:“正是如此。蘧氏家训要子孙耕读传家,入仕为官要做清廉、仁义之官;致仕做布衣,做贤人……”孔子赞叹曰:“真乃君子之乡也!”孔子一行在伯玉村居住数日。一天,孔子带弟子到村西游玩,突然发现蘧塘中红白两色莲花竞相怒放,较单一淡雅的白莲更显娇艳。卫国的繁荣,蒲邑的富足,蘧伯玉家乡的美丽和君子之乡的风尚,勾起孔子对自己故国和自己仕途失意的回忆,不觉悲从中来。孔子在蘧塘边一棵大树下,选了一方高地,命子张将携带的乐器磬悬挂起来。他稳站磬前,昂首击磬,那激越而悲伤的歌声飘向远方。一位荷篑(背着草编筐子)的路人听得入神,对别人说道:“这敲磬人有心事啊!”不一会儿又接着说道:“鄙俗哟!啊!没有人知道你就算了,安分守己吧!水深就游过去,水浅就蹬过去,随波逐流吧。”孔子叹道:“如果是那样,天下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孔子在蘧伯玉故里,面对荷篑者,心里十分清楚,他也是一位有心人,一位礼乐文化素养非同一般的人。但他与自己毕竟不同道,他把人生的艰难看得太超脱了,他像蘧伯玉一样,“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孔子尽管不被人理解,但他还是很佩服这位超然物外的隐逸之士。相传现在伯玉村村西的荷塘即为孔子击磬处。荷塘边有一眼古井,相传孔子曾饮水于此,后人纪念曰:“及圣泉。”

两千多年后,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路过长垣,曾为击磬处题赞诗一首:

荷篑人过识有心,既讥揭浅厉于深。

知其一未知其二,玉振金声冠古今。

学堂岗讲学。蘧伯玉陪着孔子一行游历蒲邑,从故里出来后就提前返回了帝丘。在子路的挚意挽留下,孔子师徒在蒲邑又逗留了将近一个月。按照孔子的要求,他们住在城北一个叫学堂岗的村子,并在此开始了讲学,使随行弟子的学业又有了新的提高。子路、颜回、冉求、公西华等弟子们有些时侯没在一块了,就一起来到夫子面前,请师傅对自己的学业、为人、处世指点一二。孔子高兴地看着四个人,说:“尔等都已成名,今天你们就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吧!”子路性急,不待别人说,他先说话:“别说蒲邑,就是千乘之国,给我三年,军队也战无不胜。”夫子笑而不答。冉求说:“我的本事小,也就是能管方圆六七十里的小国,给我三年,也能治理好!”公西华的礼乐在众弟子中是出名的,要不然习礼时也不会总让他当赞礼。他说:“华不敢称能,也无企求,只想穿礼服、戴礼冠,站在诸侯的祭礼盟会上当赞礼。”现在轮到颜回了,他却仍在鼓瑟。夫子问:“你的志向呢?”他这才停瑟,看了看三人:“我和他们不同,只想在春天邀上几个朋友,带上几个弟子,出城踏青,或山或水,缓缓行进,悠哉游哉,不是很快乐吗?”孔子拍手赞道:“正合我意。”原来颜回虽比孔子小二三十岁,但平时就爱模仿孔子的言行,当然,他的思路就非常适合孔子的想法。师徒五人尽欢而散。从此,学堂岗就成了圣人讲学和“四子言志”处。

蘧孔游蒲,为现在的长垣留下了“三善镇”、“参木村”、“习礼王村”、“蘧公村击磬处”、“学堂岗讲学及四子言志处”等诸多纪念性地名和动人故事。


歌讽好色

长垣古代名人:蘧伯玉(二)

卫灵公和南子

卫灵公是一个昏庸的国君,只知贪图酒色。他虽然把孔子留在卫国,也只是当花瓶,当陪衬,自己落个爱贤美名,并不重用孔子。

一天,夫人南子问灵公:“什么叫圣人?”

灵公道:“无书不读,无所不知,色色胜人一等便是圣人。”

南子心想,圣人既然是“色色胜人”,面貌一定姣好胜过弥子瑕,孔子大概就是这样,很想一见。于是她便对灵公说:“孔子为天下闻名的大圣人,妾欲一观尊容,以扩眼界。敢请于宫中相见,待妾于帘内观看。”灵公含笑答应,立即派内侍到蘧府宣召孔子入宫。

孔子以为有紧要国事相商,即刻随内侍入宫朝见灵公。

南子在帘内把孔子上下打量一番。什么色色胜人一等,不过是一个黑不溜秋,留有三缕长须,头发比雪还白的五六十岁的老头子。瞧见这么一个糟老头子,南子大失所望,转身退入后宫。

孔子侍立君前,也不见灵公问话,十分纳闷,忍不住问道:“主公召臣,不知有什么政事要问?”

灵公召见本为南子观看,并无什么大事,也未准备说话。被孔子出言追问,又不能直说,转念说道:“今天天气晴和,孤与夫人准备出南城游览名胜,请卿陪乘偕行,遇到不明白处能随时求教,增长见识。”接着传命驾车,与夫人同车出游。宫车在前,陪乘在后,直出南门览胜而去。

不巧,文子、伯玉、子贡等人也在附近踏青,瞥见车驾经过,孔子陪乘相随。三人惊叹不已,埋怨灵公行事实在不妥。为爱女色,慢待夫子,让贤哲在后面陪乘。

蘧伯玉灵机一动,口成一歌,教给道旁儿童学唱,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附近儿童都在学唱此歌,等到灵公回来时,已经是满城新歌了。

孔子在车上听到沿途儿童唱道:

日暖风和兮,君与夫人出游。

客卿充陪乘兮,过市众目昭彰。

童子无知兮,不知是敬是亵。

又不知同车者是色耶,从车者是色耶。

灵公听了还十分高兴,孔子闻歌叹息:“惜乎君之好德不如好色。”又羞于不被重用,萌生离卫去宋、陈的念头。


以德退兵

晋国强大起来以后,准备兼并周边国家,赵简子首先想到的是卫国。卫国地处中原,物产丰饶,多年前被戎狄打败过两次,肯定不堪一击。他想用偷袭的办法把卫国拿下来,决定先派大夫史默前往打探消息,限定其一月为期,早去早回。

一个月过去了,史默没有回来,两个月过去了,史默还没有回来,直到第六个月时史默才从卫国归来。赵简子急不可耐地说:“令你一个月回来,怎么六个月才回来?”

史默不慌不忙地答道:“既然去了,就要有个结果,查不出头绪,得出错误的结论给自己带来祸患不如不去。现在一切全清楚了,卫国现在形势与以前大不相同。蘧伯玉为相掌管中枢,孔子做客卿,子路为邑宰,子贡任大夫,举国上下一心,励精图治,民心向聚,千万不能用兵。”

原来,史默到达卫国后,非但没有发现卫国的衰败迹象,反而看到卫国一派盎然生机。他就想访问明白,便住下来慢慢行事。

史默在卫国先后拜访了孔子、子贡,又专门到被孔子三称其善的蒲邑(今长垣县),真正体会到入其境田园茂盛,沟洫深治,表明民尽其力;入其城,房屋完好,商贾繁华,人民安居乐业,证明民不偷懒;进入县衙,院中清静,证明此地官员明察善断,其政不扰民。史默还和子路谈了数日。

史默在全面了解卫国情况后,又专门拜访了相国蘧伯玉。

在与蘧相国的谈话中,史默开诚布公地问道:“您当相国是怎样治理这个国家的呢?”

蘧伯玉的回答实出史默意外:“弗治之治。”史默又问道:“何为弗治之治?”

蘧伯玉说:“弗治之治也就是不用峻法酷刑。礼仪之邦,当以仁爱为本;为政者以己楷模行为,给大家以示范,以仁德之心体恤民情,以礼、道达到社会规范;执政者以忠恕,极力为社会服务,任用贤良,人与人融恰,避免纠纷。民心安乐,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国家一旦遇到外敌入侵,民众必以死效命。”

史默真正体会到蘧伯玉以德治国的威慑力量,也看到民愿为其效命的决心,这才结束考察,返回晋国。

赵简子听了史默的陈述,遂打消了用武力夺取卫国的念头,从而避免了一场战争的发生。

史鱼尸谏

蘧伯玉作为卫国的大夫其贤名在卫国朝野是出了名的,当然卫灵公自己也清楚,可是他始终没有重用蘧伯玉。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卫国大夫中有一个叫弥子瑕的人,长着一副漂亮的脸蛋,与南子夫人私通。而蒙在鼓里的卫灵公十分喜欢他,对其言听计从。其实,弥子瑕是个平庸无能之辈,他只会一味地媚上瞒下,并无治理国家的才能。朝中大臣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进谏都无效。有一位叫史鱼的上大夫就曾多次进言,让灵公远离小人,重用贤人,重用蘧伯玉,可是灵公就是不采纳。后来史鱼病了,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将要辞世,就把儿子叫到跟前,非常遗憾和内疚地说:“蘧伯玉是一位品德高尚而又贤能的人,不重用蘧伯玉卫国将危在旦夕!作为大臣,我不能举荐贤良蘧伯玉,不能辞退弥子瑕,不能替国君办事,不能替国家分忧,死了是不应该享受大礼的。等我死后,绝对不能按常规对待,把我的尸体放在南窗下,向世人表白我的心愿。”不久,史鱼去世了。

史鱼的儿子尊重父亲的遗愿,将他的灵柩、牌位都放在偏位的窗下,未按大礼行事。

当卫灵公前往吊唁时,发现了这件不合常规之事,便很生气地责问史鱼的儿子:“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你连最起码的礼仪都不懂吗?”

史鱼的儿子将其父生前的话原原本本地叙述了一遍。灵公羞愧难当,十分内疚地说:“这都是我的过错,都是我的过错,完全辜负了他的耿耿忠心。”

于是他命令史鱼家人重新安排了丧事,回朝后立即辞退弥子瑕,而起用蘧伯玉为相。

史鱼的悲壮之举,被史家称为“尸谏”。


孔助蘧相

太子蒯聩谋刺夫人南子的事情败露后被迫出走,他的几个心腹大臣也相继被辞退。蘧伯玉知道自己孤掌难鸣,想起孔子师徒是自已的好帮手,通过子路问清了孔子正在出游,便修书一封由子路把孔子师徒接回。此时的孔子也正想回帝丘,见到子路和蘧伯玉的书信,便令颜回驾车登程。赶到蒲邑时,正赶上公叔氏因卫灵公欲杀太子蒯聩,便据蒲叛卫。孔子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刻绕道赶回帝丘。

此时蘧伯玉已向灵公陈述了卫国职位空缺太多的情况,为孔子、子贡及子皋谋得了相当高的职位。特聘孔子为左卿,同参国相之事,委子贡为大夫,专司报聘迎宾之职,任子皋为士师。孔子师徒三人到卫国后多次推辞,不愿接任。蘧伯玉说:“你我枉为知己,因朝中走了几位大臣,求你屈留帮忙,若再谦辞,非强制你任右卿,我任左卿!”孔子等只好接任。

蘧孔联合执政,从军事、政治、任贤、民生等方面接连办了几件大事,颇有政声,被传为佳话。此时的卫国是最为昌盛时期,晋国赵简子就是在这一时期派史默到卫国打探,得知蘧孔联合执政,才不敢动武,免去一场战争。

正当蘧孔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时,卫国的一帮佞臣——以南子的心腹詹和为主召集孙都及一班同党放出谣言,说孔子与太子蒯聩暗中勾结,以谋取卫国。谣言传入宫中,灵公召见蘧相,令他监视孔子。回府后,蘧伯玉对孔子直言,孔子叹道:“众口成金,卫国也不是久留之地,与君长别吧!”蘧伯玉也不好挽留,只好让他们师徒从南门出走。

蘧伯玉伤心地送走了孔子师徒,在朝中也没有了左膀右臂,对卫国前途已不抱幻想。不久卫灵公病逝,葬于帝丘东南方蘧伯玉出生地蒲邑的一个沙岗上。蘧伯玉也告老隐退,居住在帝丘自己府中,但他还随时留心着老朋友孔子周游列国的行踪。


暗解陈围

公元前四八九年,六十三岁的孔子离开卫国去陈国。在陈住了三年,遇吴国大举攻陈,楚国帮助陈国反攻。楚国的军队由楚昭王亲自带领,驻扎在陈国东北部的城父(今安徽毫州),阻止了吴军的进攻。陈国陷于混乱,孔子师徒无法在陈国待下去,便决定到楚国去。

从陈到楚,中间要经过一些吴楚相争的地方。

孔子师徒离开陈国,行走两日,来到一重峦叠嶂的深山沟里。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涧,山上林深草密,虎啸猿啼,令人毛骨悚然。低头望,谷深幽黑,寒气逼人。此处前不见村,后不见店,找村舍住宿是不可能了。好在初秋时节不致挨冻;随身带有两天干粮,不致挨饿。

山路跋涉,人困马乏,大伙随便吃点干粮倒头便睡。当朝霞染峰的时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被密密麻麻,手持兵器的人包围在中间。这些人一个个面黄肌瘦,有的还满脸伤痕。与其说是兵勇,倒不如说是囚徒。这些人并不加害孔子一行,只是监视,不准他们到楚国,帮助楚国。

正当师徒无计可施时,走来一位五短身材三十来岁的军官,故作斯文地对孔子深施一礼,笑道:“您可是孔老夫子?”

“正是老朽。”

“听说你们要到楚国去?”

“不错,不知有何见教!”

“下官奉上司命令,劝夫子车辆回辙,回陈或别的地方都行,就是不准到楚国,不然就将困死在这里。”

子路再也忍不住了,“铮”的一声拔出宝剑,喝道:“休要欺人,上哪里去是我们的事,与你们无干,休要多管闲事。否则,别怪我无情。”

那军官也不急,仍是笑嘻嘻地说:“我知道夫子手下有几员猛将,可是要知道只虎难敌群狼,械斗起来,恐怕夫子性命难保。”

子路只好宝剑归鞘,垂手旁站。

军官最后说:“夫子回车,我们护送,绝对万无一失,但若执意赴楚,休想前进一步。”

这样一天、两天,干粮用完了,粮绝了。三天、四天,整整七天了,大家已经饿得都站不起来了,好在军官遵守自己的诺言,只围困他们,并不加害。

绝粮的第七天傍晚,晚霞笼罩山峦。突然喊声大作,呼声震耳。

无数英姿勃勃的士兵像是从天而降,四面杀来,只杀得陈兵人头乱滚,狼狈逃窜,那位军官也成了刀下之鬼。

前来解围的是楚国军队,他们救了孔子师徒,又把他们护送到了楚国。楚昭王热情接待了他们,孔子感激不尽,忙问自己在深山被困七天,楚国是怎样知道的。楚昭王惊道:“不是您派人来报的信吗?”

孔子说道:“我师徒被困,没有人能出来求救。”楚昭王又道:“来报信的人是卫国口音,未报姓名。”“道是他?”孔子满心疑问,但没再说卜去。

师徒回到下榻处,分析解围之事,孔子认为必是蘧伯玉所为。他分析说:“伯玉怕我们被追杀,暗中派人保护,及陈蔡被困,急行去楚昭王处求救。理由有四:其一,来人系卫国口音,求救兵之人绝不是本地人;其二,按时间算恰是由陈及卫,由卫返楚的日期;其三,此行只有蘧伯玉知道行踪;其四,蘧伯玉与楚昭王也是敬慕之交。伯玉知楚王为人,知道他定会相助,不是蘧公还能是谁呢?”

不日收到了来自卫国的信札,在信中蘧伯玉为孔子压惊、庆贺。因当时无法明说,信中道明原委,孔子师徒只有向北遥拜,感谢蘧伯玉再次相救。

长垣古代名人:蘧伯玉(二)

2017年春国内外蘧氏后裔在长垣蘧公故里祭祖


蘧府设学

孔子第二次由陈国赴楚,再次返回卫国都城帝丘,又住在了告老退休的老朋友蘧伯玉家,一住就是五年。

孔子返卫,实想在卫国大干一番事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谁知,卫国国君并不重用孔子师徒。孔子在卫五年,只做一个宾客,做一个公养之仕。孔子在鲁,是行可之仕,即有希望行道的官;卫灵公时,孔子是际可之仕,即受礼遇的官。这在别人,是求之不得的最高愿望了。而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想干一番事业的人,仅仅公养是违背孔子意愿的。

五年中,孔子突出地完成了两件事,在思想与实践上都有新的升华。

一是设帐教学。这是孔子在蘧府第二次设帐教学。第一次住在蘧府时,只以自己带来的弟子为主,吸收卫都帝丘部分学生入学。此次归来设帐于蘧府,却是广开学路,大收弟子。在孔门的三千弟子中,后期的,大部分来自卫国。其中不少成为名士。卫国的孔门高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高柴、子路、子贡等十余人在七十二贤中都声名显赫。在孔子返回卫国的五年中,他把自己主要精力投放在教学与治学上。从《易》、《礼》人手,认真传授六艺知识,解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为以后返回鲁国研读《周易》,作《春秋》,进一步修订《诗》、《书》、《礼》、《乐》搜集资料,其中大部分文稿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有不少初稿都是在与蘧伯玉进行了探讨后撰写而成的。

二是与年迈的蘧伯玉更畅快地谈心,谈礼、乐、仁、德,几乎是无话不谈,且时时通宵达旦。蘧伯玉以自己仁德治国及规范的遵礼实践,验证了孔子儒家思想学说的方方面面。孔子在卫的五年,是儒家学说形成的五年,体系成熟的五年。蘧伯玉这位春秋后期的哲人,对孔子、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五年是孔蘧思想密切融合的五年,是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五年,这五年使孔蘧二人思想情感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可以说,是蘧孔的共同思想成就了中华儒学。


蘧府设灵

公元前四八五年三月中旬的一天,六十七岁的孔子正在蘧伯玉府上给学生讲课,忽然身穿重孝服的侄儿孔忠到来。

孔忠流着眼泪说:“婶母去世,安葬在你选好的鲁都北门外、泗河南那块高而平坦的地里。”

孔子慨然长叹:“她是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呀!”

闵损含泪插言:“师傅,咱回去吧!回去给师母祭坟。”

“对!对!回去给师母祭坟。”众弟子都随声附和。

孔子显出为难的神色:“我也想回家,但怎能为此丧失志向呢?”

颜回说:“既然不能回去,就在这屋中搭设灵棚,寄托哀思吧。”

孔子连连摆手:“不妥!不妥!这是蘧府呀!”

一步踏进门里的蘧伯玉激动地说:“啥蘧府、孔府,我家就是你家,咱俩情同手足,夫人病故你不能回去,就在这里搭设灵堂祭奠,这也是礼仪呀!”

孔子连忙致谢:“谢谢,谢谢,就依夫子之见,为亓官氏设灵吊祭。”

弟子们分头准备,很快为师母布置起一个庄严肃穆的灵堂,正中方桌上有亓官氏的灵牌,门口悬挂着白绢,写着孔子悼念贤妻的挽联:

善侍高堂,精抚子女,阙里瞑目汝无憾;

广传六艺,周游列国,天下德治我有责。

众弟子身穿孝服,热泪滚滚,摆正祭品为师母吊祭。蘧伯玉携子女前去吊唁,子路的妻兄颜浊邹大夫亲率子女前来吊祭;卫都帝丘前来吊祭的老百姓络绎不绝,卫国的一些大臣也来吊唁。

蘧府设灵,表明了蘧孔之间非同寻常的友谊。


挥泪相别

公元前四八四年春,鲍牧率领齐军伐鲁。孔子的学生冉求、有若等依据师傅的教诲,奉命率鲁军与齐军决战。他们运用灵活战术,先后在鲁郊、泗河、峡谷连打三仗,仗仗获胜。齐军损失战车七百余乘,逃回齐国的不足三百乘。鲁军班师回朝后,鲁国相国季孙肥奉君命,大摆盛宴犒劳三军。

席间,季孙肥问冉求、有若:“二位用兵如神,不知战法从何处学得?”

冉求说:“我和师弟的战法全是跟老师学的。”

季孙肥迷惑地说:“据我所知,夫子满腹经纶,善于政事,通晓周礼,会讲学教书,但还未听说他会兵法呀!”

有若自豪地说:“老师亲自指挥过不少战斗,就连上次打败吴军强敌,也是师傅的战法。他才真正是精通文韬武略的圣人。”

季孙肥高兴地说:“罢宴以后,我去禀明主公,明日派人赴卫国,接夫子回国。”

第二天,季孙肥派公华、公宾、公林率一支卫队,带着大笔银两,去卫都帝丘接孔子师徒回国。

鲁国相国派人接孔子回国的消息在卫国迅速传开……

卫国的贤臣、良将,帝丘的文人学士纷纷来蘧府看望孔子,预祝他归途顺利。

已在卫国任职的子贡、高柴闻讯,迫切要求随师傅回国,孔子只好答应。

离卫的前一天,各方祝贺的人都已回去,卫国重臣百岁老人蘧伯玉,在自己家中隆重设宴款待孔子师徒一行。

蘧伯玉知道这恐怕是自己与孔子最后的一次酒宴,以后见面就非常困难了。他动情地双手举杯,老泪纵横地向孔子敬酒,孔子也泪流满面地接过酒杯。两个人都在回忆近十年来同府居住,同殿称臣,同磋技艺,万语千言也说不出口,几乎同时喊出:“珍重吧,老朋友!”

挥泪相别的不仅仅是孔子、蘧伯玉二人,而十余年来时时受到蘧伯玉无微不至关怀的孔门弟子一个个也都是泪流满面。蘧孔之交不仅在春秋后期列国间传为佳话,也直接影响着孔子弟子。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礼记》中,孔子弟子就把蘧伯玉的话奉为圣人之言,直接加以引用,如“蘧伯玉曰:‘君子之人达’”。


魂归故里

送走了孔子师徒,蘧伯玉回到府中,往日喧嚷欢腾的大院里,没有了孔子师徒的来来往往,显得是那么寂静与空旷。夜深人静的长夜缺少了与孔子的真诚长谈,蘧伯玉显得是那么孤单,仿佛一下子又老了许多。

蘧伯玉端坐在蘧府大厅中央,回顾着自己的坎坷一生。这次回顾,没有从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开始,而将思绪的触角更向前延伸,想到了他的童年。年幼的蘧伯玉从小随父离开故乡蒲邑,来到卫国早期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开始了自己的颠沛流离生活,住过获嘉,到过牧野,在内黄住了五年。最令他怀念的还是初离蒲邑,随父初到朝歌那一段闲淡生活。父亲是卫国贤大夫,清正廉洁,家境并不富裕,为避战乱蘧伯玉和母亲住在朝歌西南十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在此他除了认真读书外,还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过着与平民一样的生活。小伯玉还时不时地到村里帮助孤寡老人推磨、拉碾什么的,大伙都夸他人小心好志大,长大一定不同凡响。

想到这里蘧伯玉自己也笑了。不久前,他派人到曾住过的地方拜访了一遍,认识他的人很少了,但人们还都记着他。特别是在古汲(今卫辉市)居住的地方,村民竟然把村名改为君子村,他推过磨的那个小村也改名为磨庄。蘧伯玉老人想到这里,不由得叹道:“多么善良的百姓呀!”

蘧伯玉把思绪拉回到现实中,周王朝的衰落,诸侯国间的频繁争战,卫国几经战乱与内讧,经自己之手治理的大好河山现已支离破碎。自己已近百岁,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了。苦难的百姓,难堪的现实,使他的老泪不由得一串串落下来。

蘧伯玉突然想到了卫灵公,虽然有些昏庸,经大夫史鱼尸谏后才重用自己,但自己毕竟侍奉他四十三年呀!他死后选中蒲邑的一块沙岗(今长垣县陈墙村)作为陵墓,我为什么不回去陪伴陪伴他呢?何况蒲邑是自己的老家呢!

回去吧,落叶归根!落叶归根,归去来兮!

不久,在一场秋风落叶之时,卫国大地一片萧索,在帝丘城通向蒲邑的大路上,缓缓行进着一队车马,渐渐远去,惟有凄凉悲伤的歌声传来:

卫国衰败兮,无可救药。

礼崩乐坏兮,世风日下。

葬吾于蒲邑兮,归我故里。

百岁老人蘧伯玉终于离开了人世,归葬在生他养他的故土。正如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昭在赴长垣途中所作《东征赋》中赞颂道:

惟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长垣古代名人:蘧伯玉(二)

蘧子祠


附:古代歌颂蘧伯玉诗词:

黄 滔 唐代诗人

五古·寓言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

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

非通非介入,谁论四十九。

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苏 轼 宋代文学家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

兽在薮,鱼在湖,一入池槛归期无。

误随弓旌落尘土,坐使鞭篓环呻呼。

追胥连保罪及孥,百日愁叹一曰娱。

白云旧有终老约,朱绶岂合山人纡。

人生何者非蘧庐,故山鹤怨秋猿孤。

何时自驾鹿车去,扫除白发烦菖蒲。

麻鞋短后随猎夫,射弋狐兔供朝哺。

陶潜自作五柳传,潘阆画入三峰图。

吾年凛凛今几余,知非不去惭卫蘧。

岁荒无术归亡逋,鹄则易画虎难摹。

次韵曹九章见赠

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

正平独肯从文举,中散何曾靳孝尼。

卖剑买牛真欲老,得钱沽酒更无疑。

鸡豚异日为同社,应有千篇唱和诗。

王 铎 河南孟津人,书法家、诗人,南明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后降清,官至礼部尚书

蘧 瑗 里

尚思君子里,凭吊为停车。

心骨千龄在,春秋百战多。

觚棱终草莽,石马已丘墟。

自愧不无过,苍烟古木疏。

经蘧伯玉里多水陂

古瓦古丘空绿水,水塘清苦见其底。

卫之君子几千年,池上芙渠已香死。

刘 宏 字超远,无锡人,进士,明天顺时长垣知县

题 蘧 公 祠

瓦棚此夕祠堂构,龙耳何年白骨藏。

爱客曾留尼父辙,夜深犹记过宫墙。

时当殉道心如铁,岁去知非鬓欲霜。

携得一尊来祭扫,西风疏柳下残阳。

成 莲 长垣人,明万历十三年举人

吊 伯 玉 墓

一抔黄壤抱寒村,君子千年此地存。

衾影依稀留静室,輶轩仿佛住重门。

萦庭薜荔惟风扫,倚槛松杉独鸟喧。

日落月来声闻寂,虚堂午夜欲招魂。

陈东光 河南钧州人,明进士,翰林检讨谪任长垣县县丞,后升任四川布政使

谒 蘧 公 祠

君子高风何处追,星垣南畔有荒祠。

一庭芳草闻清昼,半亩佳城对古陂。

寡过心存应未朽,卷舒道在总堪师。

至今伯玉犹名里,萍藻乡人不尽思。


吊伯玉子路二墓

蘧公秉龙蛇,中德长霭霭。

寒食悲仲君,至今覆人醢。

孙 烈 明江苏丹徒人


谒 伯 玉 祠

带郭多芳草,蘧公有故墟。

宿怀君子德,卜筑大贤居。

俎豆千秋后,冠裳三代余。

松风声静远,疑是过宫车。

杨 选 山东章丘人,明嘉靖年间巡按御史

祭蘧子

仲尼道大,世鲜克知。

惟公之灵,为能主之。

君臣分尊,世多弗明。

惟公之忠,证于车声。

出处以时,圣其合德。

君子是称,匪由私匿。

独为君子,中心所耻。

大公锡类,畴克媲美。

寡过兢兢,每怀靡及。

千载闻风,令人警戢。

古蒲之墟,妥灵有祠。

哲人远矣,实劳我思。

敬奠椒浆,侑之以辞。

汪 濬 江西丰城人,明正德九年任长垣县教谕,后升任沙河知县

题蘧公祠

卷舒随道不随人,一冢松楸卫水滨。

千载高名今尚在,野人猷自奠青萍。

弘历 大清乾隆皇帝。

(乾隆下江南途中曾过长垣,拜谒蘧公故里及墓祠,并题写有蘧公故里击磬诗碑)

怀蘧公故里击磬事

荷篑人过识有心

既讥揭浅厉于深

知其一未知其二

玉振金声冠古今

附:明代长垣蘧公祠楹联:


蘧公祠楹联

寡过真君子;

知非古大夫。

蘧子祠大门楹联

落日城头孤塔耸;

清风水面一桥横。

寡过书院正厅联

风气之开先已久,溯琢磨功修,昭明节行,留二千余年,旧泽涵育士林。以古衡今,量猷是邦多君子。

人才不择地而生,况星分室壁,邑号匡蒲,合六十一里,奇英翱翔艺苑。因文见道,当无虑野有遗贤。

录自宋广民主编 《长垣古代名人传》

本文作者:杏坛阅微录(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6549479649837107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孔子   子路   南子   颜回   卫灵公   长垣   伯夷   阳虎   不完美妈妈   商朝   简子   格雷伊猎犬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