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古代御医为何多出自祁门

网络整理 2019-06-16 最新信息


他们不是普通的医生,每天面对的也不是普通病人,而是皇上、太后、皇子、后妃……他们有的在一夜之间就享有了无尽的荣华富贵,有的却因皇上的一念之差而付出了生命。他们,就是御医。而在安徽祁门,明清时期就出了多位御医,是名副其实的“御医之乡”。

古代御医为何多出自祁门

为何祁门多御医

据史料记载,御医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到了明清,要想成为一名御医更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必须先报名通过考试,还要有一个六品以上的官员推荐;由于名额有限,即使考试被录取,也要等到太医院的上一批学员毕业才能进去;进去后要读3年书,每年考核两次,考核通不过者留级;3年考核都合格,礼部来考一次,通过了,就成为太医院的医生。医生做久了,如果院士有空缺,就可以会考补缺,从而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御医。这样一算,从进入太医院到成为御医,至少需要10年。

虽然御医竞争激烈,但御医的官阶并不高。明清太医院最高的领导称为院使,是正五品的官阶,以下为左院判,右院判,然后是正八品的御医,御医以下为吏目、院士、医生等,这些就不入流了。祁门现已查明的21位御医中,只有一位做到了院判,其余大多是吏目等。

古代御医为何多出自祁门

所以说,能做上御医通常让很多人羡慕。但说御医是“行走在钢丝上的人”却也一点不为过,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皇帝的安危。一旦治愈皇宫贵族的病,得到皇族的信任,就能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但也可能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抑或是皇上的一念之差,荣华富贵就会消失殆尽,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那么,御医为什么多出自祁门呢?首先,祁门是影响深远的新安医学发源地,历史上名医迭出,良医代代相承;其次,当时名冠全国的4位医学大师之一、新安医学奠基人汪机是祁门人,在当地弟子众多,不少御医都是汪机第多少代徒弟;其三,祁门中药资源丰富,品种多达895种,祁术、祁蛇等道地药材久负盛名,且这一带一直重视教育,而御医需要很强的古文功底。

古代御医为何多出自祁门

御医传奇故事多

祁门御医的传奇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首创医学会的徐春圃和专治疑难杂症的王琠。

徐春圃,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生于祁门县城,少年时代便拜当地名医汪宦为师,后被皇室征用,成为一名御医。

徐春圃倡导成立了我国医学史、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个学说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参加这个学会的有来自各省的在京御医、名医,共40多人;有会规、会费筹集办法等;要求各御医、名医“精而益求其精”;会员之间要“善相劝,过相规,患难相济”。可见这是个既讲学说,又讲职业道德的医学团体。

此外,他在广泛阅读古代医学文献时发现很多医籍都存在着不少错讹记载,于是他搜集了几百种医学书籍,详细校勘,历时几十年,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编成了一部近200万字的皇皇巨著——《古今医统大全》。这部书至今还被中医界广泛引用,是公认的中国医学史上“十大医学全书”之一,徐春圃也被公推为新安医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而明代御医王琠之所以传奇,是因为他既不是通过太医院培养的,也不是通过全国层层考试录取的,而是因皇子病剧,诸医不效,中宦荐王治之立愈,被皇帝授予直圣济殿御医而名扬至今460多年。如今,在王琠家乡祁门历溪镇,我们依然能听到关于王琠的传奇故事。

古代御医为何多出自祁门

嘉靖二十九年四月(1550年),太子得了一种怪病,腿痛而瘸并日渐加剧。太医院的御医们均诊治无效,个个束手无策,惶惶不可终日。就在皇宫上下焦急之时,有人向嘉靖皇帝禀报京城街巷所闻,举荐王琠治之。

时年53岁的王琠奉诏入宫,面对皇子病症,悉心切脉,辨证施治,精心遣方,几天后皇子便康复痊愈。嘉靖皇帝大悦,于是亲自书写诏书,授王琠为太医院御医。自此,王琠为皇帝、内宫嫔妃和宰相等文武大臣诊疗疾病,并抢救治愈了大量危急疑难病症,因“之见如神,之胆如斗”而名誉京都。

虽然名声远扬,但王琠并不贪图荣华富贵,在70岁时主动要求告老还乡,受旨在故里祁门历溪建造了“五凤楼”王氏宗祠祠堂。400多年后的今天,此楼主体部分依然可见。

图文丨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作者:秦那qina(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275848713220967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祁门   历史   明世宗   明朝   新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