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两江总督有多牛,江南“辛卯科场案”,不是康熙亲自过问解决不了

网络整理 2019-06-08 最新信息

在《宰相刘罗锅》里,有个镜头,科考出现舞弊案,刘罗锅用红纸将贡院两字的部首给贴了,“贡院”瞬时变成了“卖完”。因此惊动了乾隆,于是开始彻查。

而此故事的真实的历史原型,是发生在康熙50年的江南乡试舞弊案,又叫“辛卯科场案”。

“辛卯科场案”为大清开国第一奇案。既是江苏巡抚“斗倒”两江总督的第一案;又是历时最长,剧情最跌宕起伏的乡试舞弊大案。过程荒唐至极,让康熙哭笑不得。

两江总督有多牛,江南“辛卯科场案”,不是康熙亲自过问解决不了

案件的缘起,在于落榜的仕子们对乡试放榜结果不满。

康熙50年的江南乡试放榜之时,除了苏州的13位仕子外,其他都是扬州的盐商子弟。其中一位叫吴沁和程光奎的仕子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因为此二人乃是盐商子弟,吴沁是扬州盐商吴宗杰的独子,平时连《三字经》都不能够通诵;程光奎更是连赵钱孙李都写不出来。而连此二人竟也上榜了。这就不得不让仕子们对考试的结果产生重大怀疑。

落第的仕子们对此结果表示不满,于是抬着泥塑的孔圣人开始游街;将财神爷像安放在学府孔夫子像身后;将贡院的匾额上贡院两字,拿纸糊住,改成“卖完”,并贴上一副对联,“赵子龙一身是胆,左丘明两眼无珠”。直指主考官左副都御史、扬州知府左必藩;副考官翰林院编修赵晋。

因为落榜的仕子们“聚众闹事,讥讽圣学”。因此两江总督噶礼立即派兵马弹压。仕子门虽然散去了,但扬州的落榜仕子又跑去烧了主考官左必藩家的宗祠。可见当时的形势有多紧张。

两江总督有多牛,江南“辛卯科场案”,不是康熙亲自过问解决不了

远在紫禁城的康熙一日之内,收到三份由江南发来的“加急公文”,震怒无比,于是派钦差下江南查办此案。

康熙收到的公文分别是新任江苏巡抚张伯行、苏州织造李煦和江宁织造曹寅的密奏。初步了解了案情的基本脉络。

此次江南乡试,副主考赵晋收受纹银10万两(这是送出的数字,而非赵晋收到的数字),出卖举人功名。同案作弊的有阅卷官王日俞、方明等,而主考官左必藩却知情不报,欺瞒圣上。

江苏巡抚张伯行是刚刚到任,便发生了如此重大事件,因此他第一时间向朝廷作出了汇报。

很显然,这是一个未经查验就可以得出的结论。主犯就是副主考赵晋以及他以下的两名官员。而即便连主考在内,最多也就是一个过失,隐瞒案情不报。值得注意的是,主考是扬州知府。而副主考赵晋是翰林院编修,他是朝廷派下来负责“协助”考试的。

所以这个问题就一目了然了,江南乡试舞弊案,绝对没有表面那么简单,但是把案子定性到这个级别,应该是江南官场给朝廷的一个答复。

两江总督有多牛,江南“辛卯科场案”,不是康熙亲自过问解决不了

康熙御下多年,自然也看出了端倪,因此,他派了户部尚书张鹏翮、漕运总督赫寿为钦差大臣前去江南查办。

户部尚书张鹏翮、漕运总督赫寿来到江宁,实际上就组成了一个由两江总督噶礼、江苏巡抚张伯行、户部尚书张鹏翮、漕运总督赫寿四人参加的“专案组”。

于是按部就班地审,结果意外地顺利,和此前江苏巡抚张伯行汇报上来的案情基本吻合,关键是案犯全数认罪,赵晋也交代了自己实际收到的贿金300两黄金。可是案子真的办成这样,实际上是没法交差的,因为临走时,康熙严旨要求切实查办,以平民愤。

对于两位钦差而言,这真就是个受罪的活,又怕查深了,得罪权贵,又怕查浅了,难平民愤。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查案。

两江总督有多牛,江南“辛卯科场案”,不是康熙亲自过问解决不了

案子想要有进展,就得从两头查,不但要查赵晋,还要查行贿之人。

结果这一查,还真查出点问题,那就是两头数字对不上了,送出的和收到的中间误差了300两黄金对不上账。然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捋,捋到最终,发现这300两里,其中一半是给了主考官左必藩了。但是对于剩下的另一半究竟去了哪里,在这个环节送礼的李奇打死也不敢说。

案件到此出现了重大突破,但两位懂事的钦差建议就此打住。

因为按照他们的逻辑,案子挖到这一环节。对两边都有交代了,自己还能全身而退。毕竟把主考官左必藩扯进去了,对民愤也有交代了,还不彻底得罪噶礼。

但是新来的江苏巡抚张伯行不答应,他要继续往下审,结果这事就炸天了。

李奇突然小声供出另外的150两黄金送给了两江总督噶礼。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噶礼一时下不来台,大声喝止了李奇,并叫自己的亲兵过来将李奇拖出去打死。

第一天刚开审,就挖出了这么火爆的内幕,两位钦差都非常意外。关键问题还不在这里,而是江苏巡抚的张伯行立刻站出来,站到了两江总督噶礼的对立面。因此案件进展到这里就变得特别复杂。

但是更复杂的事情还在继续,三天后,曾经指证过噶礼的李奇和陈天立(就是他拉的这单生意),都莫名其妙死在了大牢里。这说明有人狗急跳墙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康熙也大感意外,于是他立即下了两道手谕。

第一道手谕是要求户部尚书张鹏翮、漕运总督赫寿火速将案情如实禀报,不得有所隐瞒;

第二道手谕是要求安徽巡抚梁世勋暗中查明李奇和陈天立的死因。

两江总督有多牛,江南“辛卯科场案”,不是康熙亲自过问解决不了

然而一个月之内,康熙收到了5份奏报。

第一份奏报是户部尚书张鹏翮和漕运总督赫寿的,“科考舞弊案属实,但江苏巡抚的张伯行心性多疑,诬告总督噶礼,理应革职”;(两位钦差对江苏巡抚的主观判断,引起了康熙的高度怀疑。)

第二份奏报是两江总督噶礼的,内容是参劾江苏巡抚的张伯行的;(具体内容由于篇幅这里不详述了,但是很明显噶礼开始采取反制措施了。)

第三份奏报是安徽巡抚梁世勋写来的,无法查明李奇和陈天立死因,因为江南刑狱的官员都是噶礼的亲信;(梁世勋竟然也无法查出两个污点证人的死因。)

第四份奏报是李煦写来的,案情未清,两位钦差已经离开江宁,前往福建,民心不稳;(李煦是康熙的密线,他直接对康熙负责,所以他说的都是江宁的真实状态。)

第五份奏报是江苏巡抚张伯行写来的,内容是参劾两江总督噶礼的。(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互参已成事实。)

以上所有信息一总结,“案子没结束,民众对此案处理不满意,而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互参,两位钦差已经跑出去躲风头了”。

于是康熙再派第二拨钦差前去重新审查此案,分别是户部尚书穆和纶,工部尚书张廷枢。

这两个老狐狸一看情况,心里就立刻明白,两江总督噶礼就还是这次舞弊案的总后台了,而江南是噶礼的地盘。所以死活不肯动身,一会说自己有病,一会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总之就是拖,这一拖就拖了大半年,光路上就走了两个多月。然而康熙态度很坚决,就你俩去了。几次下旨催促。

所以第二次正式开审的时候,已经是次年了,此案刚开始的时候,曹寅传过消息,而此时曹寅已经死了,但案子才开始重审。

最终审判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主考官左必藩知情不报,革职查办;副考官赵晋、阅卷官王日俞、方明按罪论斩;吴沁和程光奎贿买考官,绞刑;江苏巡抚张伯行因为一些其他的与之无关的罪名,革职论处;两江总督噶礼受贿查无实据,宣布无罪。

这个结果整个江南官场皆大欢喜;钦差大臣也是如释重负;可是民怨再一次沸腾起来,大家都在替江苏巡抚张伯行喊冤。

两江总督有多牛,江南“辛卯科场案”,不是康熙亲自过问解决不了

康熙对这次审判的结果非常不满意,于是命令将一干案犯全部押入京城,由六部九卿会审。

康熙对此次会审极为重视,不但在乾清宫西暖阁多次反复阅读案卷,而且还多召见六部尚书,垂询案情,要他们一定要秉公审理。但是结果仍然让康熙大跌眼镜。六部会审之后,维持二审原判外,以江苏巡抚张伯行和两江总督噶礼同属于封疆大吏,却互相参劾,有失礼制,同时革职。

康熙对这个结果哭笑不得,说不想增加治国几十载,好人和盗贼一同问罪,清官和贪官一起惩处,天理何在?

于是康熙决定亲自审问,其实过程和结果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康熙如何告慰自己的内心。

该案审了两年,越审越荒唐;越审越忠奸不分;越审越是非不明,越审越颠倒黑白。所以康熙直接宣布了他的判决,“所有作弊人员一律按法处决;两江总督噶礼徇私舞弊,革职查处;江苏巡抚张伯行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忠勇可嘉,留任叙用。

自此,江南乡试舞弊案才算结束,前后经历了两年多时间,案情走向跌宕反复,几起几落,在康熙的亲自干预下,才算结束,堪称有清第一奇案。

本文作者:炒米视角(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926785925775411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康熙   噶礼   江苏   张鹏翮   三字经   历史   扬州   乾隆   左丘明   苏州   孔子   刘墉   黄金   安徽   李煦   李奇   宰相刘罗锅   故宫博物院   赵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